5月12日记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广州市黄埔、番禺、白云三区入围全国第一批质量强县(区、镇)百强名单,海珠、花都、南沙、增城四区入围广东省第二批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库,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广州质量强市、质量强区工作多年走在全省、全国前列,黄埔、番禺等七个区立足自身优势制定实施质量发展战略为全市质量强市工作注入强劲新动力。
黄埔区构建“政策赋能—技术筑基—创新协同”三维驱动体系,提升经济增长“质”含量。15个产业专项政策精准覆盖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累计投入质量强区和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超10亿元,惠及企业超2000家。全区拥有国家质检中心21个、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4个、检验检测机构253家,有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番禺区打造“全域标准”“全域质量”“全域品牌”模式,建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时尚消费品2个千亿级产业。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链上企业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180项,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2件、集体商标11件。
白云区致力探索“政策扶企、基础服企、质量辅企”培育思路,推行“1+4+N”惠企政策体系。设立全国首个化妆品、全省首个新型储能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和全市首个民营企业标准化工作站,2024年开展“十项行动赋能创新”系列活动56场次,硬核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海珠区聚焦质量要素服务效能,从会展文旅等优势领域和优势产业入手开展全域标准化试点建设。全区拥有14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11个项目纳入“湾区标准”清单。搭建全市首个现代轻工纺织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已服务企业4508家次。
花都区强化区域品牌建设,擦亮“中国皮具之都”“中国音响之都”“中国美都”招牌。大力打造箱包皮具、声频电子产品两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推进化妆品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现拥有自主品牌商标超3500个、专利近2000项。
南沙区持续强化与港澳标准规则衔接,推出“四链融合”政策体系、独角兽“黄金牧场”九条、“强芯九条”、“探天九条”等特色专项政策,“知识产权资助奖励”“质量强区奖励”两大专项政策兑现资金超1.1亿元。
增城区锚定知识产权和质量创新战略,促进传统产业质量品牌双升级,全区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5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个,质量提升行动服务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总投资超88亿元。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建设工作,提炼推广优秀做法,强化跨区联动,推动全市质量强县(区、镇)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 通讯员:穗市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