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的审美体验,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为日常生活树立的“美之心”,指引着人们衣食住行、娱乐休闲等与生活相关的一切产品的生产,推动着不同民族之间文明与文化的交流。可以说,美是沟通世界的坚固桥梁,是凝聚人心的强大纽带,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刚性需求,更是高效优质的生产力。于城市高质量发展而言,“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
从经济建设与发展来看,生活好起来之后,人们一定会追求生活美起来。故而,一切与人的生活相关的产业都需要美起来,都需要在发挥基本功能之外,提供美学价值。城市生活美学与城市绿化、园林景观、住宅建筑、房屋装饰、家具家居、服装服饰、饮食出行、日用器具、旅游休闲、文化教育、娱乐等众多产业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Z世代(即我国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口,总人数约为2.6亿)群体成为消费主力,与他们的生活审美需求相关的产业都处在快速增长中,衣食住行、旅游、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等产业被赋予新的审美价值并产生了诸多新业态,如治愈文化、“谷圈”文化、国潮文化等。其中,集东方美学与现代时尚为一体的国潮既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新的文化桥梁,也是推动融汇中国元素的服饰设计、电视电影、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出海的主力。
城市美学方兴未艾。将广州打造成世界生活美学之都,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意味着城市为世界创造和提供满足生活所需的审美产品,全方位、多层次地赋予经济社会发展以丰富的美学内涵,并以鲜明的广州味道、广州风范、广州气派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为此,应以生活美学进一步发掘、激活广州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与人的生活相关的所有事业和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其意义在于,一是全面激发广州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层级。二是把广州从产品型消费城市建设成为创造型消费城市,提升时尚产业发展层级。三是有利于广州制造从“越来越好”向“又好又美”升级,提升广州对外贸易层级。四是有利于广州城市建设从“越来越舒适”向“越来越美”升级,提升住在广州、游在广州、学在广州、创业在广州的体验层级。五是助力身处“两个前沿”“两个窗口”的广州以更多饱含中华生活美学的美好产品和美丽形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从某种程度来看,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围绕“美”而展开,特别是时尚经济、文化产业、会展经济等都具有一定的全球影响力,而持续多年的美丽广州建设已使城市绿树成荫、一步一景、花团锦簇。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广州集辉煌灿烂的中原文化与生机蓬勃的岭南百越文化于一身,既文质彬彬又质朴烂漫、富于生气,留下了丰富的饱含中华生活美学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千年商都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广州很早就已向世界输送中华美学的标志性产品丝绸、瓷器、茶叶等,与世界美美与共。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与香港、澳门在语言、文化等诸多方面同根同源,是大湾区生活美学的原创地。广州对欧美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和持久的影响力,广府生活以唐人街等多种形式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面向未来,如何使广州之“美”全面绽放?不妨建立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活美学研究机构。譬如,全面调查研究广州时尚产业、文旅产业、饮食行业、家具家装产业等以生活美学提质赋能的路径,使更多有广州风味的生活用品、时尚用品、文化娱乐产品进入海内外市场。可以打造广州生活美学展示与体验中心。一是以生活美学的视角强化非遗展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的展示。二是打造一批面向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和外国友人体验广州生活美学的中心。三是打造生活美学示范单位,鼓励企业、行业、社区发掘生活美学,将产业、旅游、文化与社区建设融合起来。可以建立生活美学创意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大力提升广州城市生活美学的原创能力和产业转化能力。譬如,制定创意人才培养和引进专项规划,鼓励在穗大学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应用型、市场型创新创意人才;优化人才环境,建设好适宜来穗创业生活的人才生态。
(作者周之翔系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文化交流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