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内江中院开庭审理本案。
1月21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内江中院对成都岷江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岷江源药业”)、公司法人代表李某川等5名高管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一案进行了二审开庭审理。
内江中院一审判决认定,岷江源药业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审批,非法生产穿山甲、羚羊角制品,向非定点医院出售穿山甲、羚羊角制品,扣押在案的野生动物制品价值超过1.82亿元。一审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罪名,判处李某川等5名被告人5年6个月到1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岷江源公司罚金3040万元。
据审计,岷江源药业共加工、出售穿山甲制品30572.37公斤、羚羊角制品543.17公斤。但该公司实际获批使用的穿山甲片仅为3424.6公斤。
四川高院1月14日已经就该案进行过一次开庭,21日进行的庭审中,控辩双方主要就野生动物制品能否销往非定点医院、相关鉴定是否能够被采信等进行辩论。庭审持续到了当天22时,法院没有当庭宣判。
岷江源公司原址,现已停业厂房退租。 受访者供图
指控:药业公司购买穿山甲及羚羊角原材料加工
2021年10月,岷江源药业因购买销售穿山甲被刑事调查。
企业官方介绍显示:岷江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药用动物饮片、毒性中药饮片、地域性特色饮片和直接口服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岷江源药业声称拥有珍稀药用动物穿山甲繁育养殖基地,该基地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文中相关介绍称,“岷江源药业是全国仅有几家获准生产和销售珍稀药用动物穿山甲炮制品、羚羊角粉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2016年11月18日,岷江源药业采用协议的交易方式挂牌新三板,但于2019年退市。
公开报道显示,在穿山甲人工繁育领域,全球驯养穿山甲160年以来始终难以突破。主要原因包括:长期以来人工驯养无法提供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食料;无法提供满足其要求的环境;无法准确掌握穿山甲性成熟期、发情期、发情特征、性周期、受孕期、受孕率等关键问题。因此该“穿山甲繁育养殖基地”的真实性存疑。
四川省内江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12年开始,成都岷江源药业公司法定代表人、副董事长李某川授意下,该公司利用中药饮片生产、销售等企业资质,通过不正当手段,虚报获得3124.6kg穿山甲片、1562.7kg羚羊角原材料库存;并从2013年4月开始,骗取四川省林业主管部门对上述原材料库存进行加工、生产的批复及“中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以下简称“绿标”)。
在单位无真实库存情况下,李某川安排蒋某亮通过非法途径大肆购买穿山甲及羚羊角原材料;后岷江源药业将购进的穿山甲、羚羊角原料生产加工成“炮山甲”“炮山甲粉”“醋山甲”“羚羊角镑片”“羚羊角粉”等中药饮片制品,蒋某亮参与了部分原材料运输及生产指导工作。
在购进穿山甲、羚羊角原材料过程中,李某川安排郭某明通过虚增穿山甲、羚羊角原材料进购价格,虚构刘某、李某英等人作为供货商分摊进购量的方式,套取岷江源药业资金,将套取的资金以“购货款”名义转到刘某、李某英等私人账户中,用于销售人员提成及李某川个人使用等。郭某明按照李某川的授意安排财务部、仓库等人员具体实施虚假入库登记、资金转账等工作。
指控称,该公司还违反四川省林业主管部门批复的生产标准规格,生产穿山甲制品,并在这些规格制品的包装上少贴、乱贴“绿标”,以掩盖公司大量非法收购、生产、销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犯罪事实。
同时,岷江源药业大肆向全国各地500余家医院、医药公司等单位销售不符合最小销售单位规定的穿山甲、羚羊角制品。其中一部分制品被刘某武向广元地区定点医院以外的单位进行销售。此外,公诉机关还指控李某川涉嫌职务侵占罪、岷江源药业涉嫌单位行贿罪。
一审法院表示,根据鉴定,岷江源药业共计采购的穿山甲原材料为34218.14公斤、羚羊角原材料为803公斤。其中销售穿山甲制品30572.37公斤、羚羊角制品 543.17公斤。
但该公司实际获批使用的穿山甲片仅为3424.6公斤。
一审认为,其生产和销售的穿山甲制品远大于其虚构库存量以及所取得的“绿标”,存在违法生产和违法张贴“绿标”的行为。根据规定,岷江源药业将穿山甲、羚羊角制品销售给非定点医院,其行为也违反了国家相关规定。
2024年5月27日,四川省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罪名,判处李某川等5名被告人5年6个月到1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岷江源公司罚金3040万元。
该判决认定,2013年4月,岷江源药业以虚报库存的方式取得四川省林业主管部门对穿山甲片、羚羊角原材料库存进行加工、生产的批复及“绿标”后,通过非法途径大肆购买穿山甲及羚羊角原材料,生产加工成中药饮片制品。
法院:不合规穿山甲制品被销往500余家医院
庭审中,对于涉案的高鼻羚羊能否排除人工养殖的可能,相关被告的辩护人进行了重点论证。二审期间,李某川的辩护人提交证据,称在甘肃、新疆等地国家林草局进行的高鼻羚羊人工饲养实验中,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人工繁育高鼻羚羊的存活率已经达到了93%,且在邻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已经出现了高鼻羚羊泛滥需要人工种群调控的现象。
公诉机关则认为,我国对于高鼻羚羊的保护级别一直以来都没有进行调整,都是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保护。穿山甲片属于《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的野生动物制品,购买、生产、销售应当取得“绿标”、获得相关批复和备案。未明确高鼻羚羊是否存在人工繁殖。
一审判决书查明,岷江源公司穿山甲来源于荷花池市场的公开购买。二审庭审中,李某川辩解称,企业在市场上购买穿山甲片时,对来源不清楚,因为涉及商业机密,卖方不一定说实话,有可能是人工养殖,也有可能是老百姓手里存下的历史库存。
一审中,法院审理认为,四川省林业主管部门明确批复岷江源药业只能使用最小标准规格为“穿山甲粉1克/支,穿山甲片3g/袋、10g/袋”,“羚羊角粉、羚羊角镑片0.3克/支、0.3克/袋”的“绿标”。然而岷江源药业在李某川的安排下,违反相关规定,一直生产最小规格为0.5g、3g、5g、50g、100g、200g、500g、1000g/支(袋)不等规格的制品,并在这些规格制品的包装上少贴、乱贴“绿标”,以掩盖公司大量非法收购、生产、销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犯罪事实。
李某川解释称,公司2012年申请获得“中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的“绿标”,当时相关部门审批印刷下来的“绿标”包装重量为自填。中药饮片习惯用最低包装1000g以内的大包装包装产品,企业便在穿山甲炮片中药的大包装上(以250g/包、500g/包为主)贴一张“绿标”。并表示,他认为根据《药品管理法》等法律,穿山甲片在案发当时属于“农副产品”,其从成都当地荷花池等公开交易市场并无不妥,“而且我还咨询当时林业部门相关工作人员”。
2018年初,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发现该企业上述问题后,要求企业自查自纠,包括把自填的“绿标”修改为每枚最低包装量为3g,上交剩余的“绿标”。“公司已经完全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不应该时隔几年后再行刑事处罚。”李某川辩护律师认为。
一审刑事判决书还提到,在销售穿山甲、羚羊角制品的过程中,岷江源药业、被告人黄某明、刘某武等其他销售人员明知林业主管部门的规定、批复中明确要求生产出的穿山甲、羚羊角制品只能销售给国家林业局公告(2008年15号)所列的定点医院及之后补充的定点医院临床使用的情况下,大肆向全国各地500余家医院、医药公司等单位销售不符合最小销售单位规定的穿山甲、羚羊角制品,并从中获利。
对此,李川的辩护律师辩称,定点医院的规定只限于原材料使用,岷江源公司销售的中药饮片,归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管理,不存在定点医院与非定点医院的问题。只要取得“绿标”,流通期间无需再行审批。
四川高院1月14日已经就该案进行过一次开庭,1月21日进行的庭审中,控辩双方主要就野生动物制品能否销往非定点医院、相关鉴定是否能够被采信等方面展开了辩论,庭审当天持续到了22时,法院没有当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