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和美国人口普查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8月国际贸易逆差为704亿美元,继续保持赤字状态。
对于在大选前天天抹黑他国向美国“倾销”廉价商品的华盛顿政客们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个极大的讽刺。
要知道,从特朗普政府开始,贸易就一直是白宫的核心议题。而日复一日的事实却表明,贸易直到现在仍是美国经济的“拖累”。
究其根本:某些人近年来越来越痴迷的“美国优先”最终害了美国自己。
“卖得不如买得多”说明什么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贸易赤字,从特朗普政府高喊“脱钩”开始,美国便大肆扭曲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打压别国比较优势,甚至不惜对包括盟友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发动贸易战。
拜登政府更是加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相继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保护主义政策,试图让优质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以实现美国的“再工业化”。
尴尬的是,这些处心积虑的伎俩在损人的同时却未必利己。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2,继续低于50这一荣枯分界线,表现不及市场预期。
这也意味着美国制造业连续第六个月出现萎缩,具体表现就是国内需求持续疲软,新的出口订单也大幅减少。
事实上,美国制造业的“技不如人”恰恰成了导致美国连年处于贸易逆差的一大本源。
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白宫每出台一项针对进口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等绿色商品的加征关税计划,就会迫使美国企业赶在关税上调前加快囤积进口货物,导致美国总是“卖得不如买得多”。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文称,美国政府传统上一直习惯利用美国市场准入的吸引力来操控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技术政策,但这种吸引力比美国希望的要弱。
比如,美国政府现在想全面禁止在美销售的电动汽车使用别国软件,并寻求盟友支持,但因其自身经济基础不坚实,所以难以对他国产生决定性影响。
文章指出,美国自己的电动汽车市场一直处于欠发达状态,2023年电动汽车仅占到美国汽车总销量的10%左右,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地区。即便是《通胀削减法案》中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目前为止的效果也极其有限。
而“如果没有足够的国内产量和技术所有权,美国的电动汽车贸易和技术政策将难以对全球市场产生影响。”
文章援引美国汽车咨询机构“邓恩洞察”公司创始人迈克尔·邓恩的话警告称,如果美国执意闭关锁国,全球汽车市场可能会分裂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在北美打造的“高价格低技术孤岛”,另一个则是由世界其他地区组成的价格更优、数字化程度更高的市场。
“两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合拍并不令人惊讶”
众所周知,国际产供链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自由贸易和各国分工协作带来的是全球共同发展。
然而,作为多边贸易和全球化的最大获益者,美国为了掩盖其在绿色经济竞争中落后的现实、保住摇摇欲坠的霸权地位,不惜公然颠覆自己曾参与缔造的多边体系,时刻想着把“别人之危”变成“自己之机”,结果就是一次次被自己抛出的回旋镖打中。
美国零售业领导者协会负责国际贸易的副主席布莱克·哈登就曾发表文章,批评拜登政府决定延续301关税的做法是“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侮辱”。
文章称,在过去五年里,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已经为华盛顿贸易政策的“失败实验”多支付了超过2150亿美元的关税。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安妮·克鲁格以《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正在反噬自身》为题发文指出,过去数年,美国出台了越来越多的保护主义政策,包括提高关税、修改或退出多边自由贸易协定,以及限制与被其视为“战略威胁”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旨在打压竞争对手的措施“往好里说是没有效果,往坏里说则是反噬自身”。
正如美国前国家安全官员梅根·哈里斯最近所指出的,美国试图通过对先进技术实施出口限制来强化国内制造业的做法,“只是对美国公司造成了不利影响,没有实现任何战略目标”。
美国《外交》杂志发表题为《美国打错了贸易战》的文章指出,尽管美国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和特朗普在很多问题上的立场大相径庭,但却在实行保护主义问题上有着相似的态度。
“两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合拍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在过去十年里,保护主义一直得到美国两党的共同支持。”
文章直言,两党政客们完全想错了,更多关税并没有让美国制造业复苏,反而起到了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进口对美国制造业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比如从2011年到2019年,来自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进口就为美国创造了近50万个就业岗位。
文章认为,华盛顿不应奉行保护主义政策,而应把重点放在减少壁垒和加强全球经济联系上,优先寻找确保所有美国人从全球化中受益的方法,“这才是帮助美国乃至全世界工人的最好方式”。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