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第一部反映广州个体户生活的电影《雅马哈鱼档》走红全国,到今年已是40年,并成为经典。电影《雅马哈鱼档》已被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收藏并永久播放,新落成的广东文学馆也将《雅马哈鱼档》作为首批珍贵文物永久收藏。
广州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在文化领域也有着引领时代风骚的气概。一部广味电影引发的文化冲击波为何持续40年而不衰?《雅马哈鱼档》为何被认为是开风气之先的文艺创新性样本?原著《雅马哈鱼档》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雅马哈鱼档》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作者
电影《雅马哈鱼档》充满浓郁的广州生活气息,有着南国的独特芳香。这是我国第一部以“个体户”为主角的影视作品,被誉为“当代广州的清明上河图”。《雅马哈鱼档》拍出了广州生活的缤纷与鲜活,书写了中国电影史上“岭南都市电影”的新篇章,风靡全国。这部电影一直被认为展现了现象级的广州文化影响力。
据知名电影人祁海回忆,《雅马哈鱼档》在广州首轮放映就放了20天,共900场,有65万人次观看了影片。考虑到不同地域的观众,影片专门制作了普通话版和粤语版,中国电影发行公司负责发行。《雅马哈鱼档》小说与编剧第一作者、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章以武教授曾在媒体上多次强调,《雅马哈鱼档》是多人合作的硕果。
40年来,媒体对于该作品的另外一个作者黄锦鸿所知甚少,众多媒体也在寻找黄锦鸿,希望从不同角度来了解这部影响全国的作品背后的故事。一个偶然的契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连线采访到黄锦鸿。身处海外的他,一边翻阅当年写的日记,一边和记者聊起那个时候的夜市、迪斯科、音乐茶座、粤语歌……黄锦鸿表示,《雅马哈鱼档》这条“鱼”能吃几十年,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他参与创作了中篇小说《雅马哈鱼档》以及后来的同名电影,是小说原作者之一,电影则是集体创作。
黄锦鸿告诉记者,他是改革开放之后考入大学的,随后,家中发生了转变,母亲是广州市第一批领取个体户执照的人。他还记得老母亲在街边摆了个小鱼档,生意居然很好。他们住在一条小街,开门就是市场。慢慢地,鱼档、烧腊档、杂货档等如雨后春笋般冒来,家门口两侧就有两个鱼档。
《雅马哈鱼档》首发《花城》杂志内页署名为章以武、黄锦鸿
《雅马哈鱼档》背后广州文青的创作故事
谈及创作,黄锦鸿说:我大学读的是中文系,入学前是个小文青,已经在文艺杂志上发表了作品。我慢慢积累着素材,加以提炼,写写“街边仔”。毕业后,我留校工作。关于《雅马哈鱼档》的创作过程,他透露:“章以武是我在广州师范学院时的老师,但没有给我上过课。我毕业后到学校中文系教书,和章以武成为同事。我不是一个专心教书的老师,总想自己写东西。我给学生讲中国当代文学,对当代文学的走向比较了解。当时的文坛,只要能提出新的角度、看法,编成一个较完整的故事,作品好像就比较容易发表和打响。最初章以武写的《雅马哈鱼档》只有几千字,想在纸媒的副刊发表,但当时的编辑说这个放在副刊太可惜了,因为版面太小,肯定要删减很多。后来章以武对我说不如改成中篇小说,拿去《花城》发表。我就把他写好的文章拿过来修改,再扩充,改好后发表于《花城》,后来获得了首届花城文学奖。”关于创作灵感,黄锦鸿告诉记者:我家在堑口市场那边,住的是老平房,一边是烧鹅档,一边是鱼档,开档后鱼腥味就直接冲进房里来,小贩一天到晚都在吆喝着。章以武来过我家,知道一些关于个体户的小故事。所有的创作灵感,绝对来自真切的广府味道与千年的岭南文化。
搭建文化跨海之桥,让世界读懂广州
岁月流转,《雅马哈鱼档》的影响已持续40年,黄锦鸿也步入古稀之年。近年来,黄锦鸿经常受邀参加中国各城市的“海外媒体看中国”采风活动。黄锦鸿告诉记者:他的生活在中国与荷兰之间平分秋色。20世纪90年代,黄锦鸿出国来到荷兰,后来应聘进入荷兰的一个华语节目组当主播,他坚持用粤语广播,介绍中国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等。黄锦鸿退休后,继续编织着文字的网,搭建起一座中外文化之桥,并以此为乐。2015年,他和荷兰华裔青年一起创办了一个新媒体平台,为欧洲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读懂广州的窗口,同时也为中荷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促进两国人民的心灵相通。
黄锦鸿展示最初中篇小说《雅马哈鱼档》发表于花城内文
对话黄锦鸿:
电影布景被当真,剧组每天轮番劝退买鱼人
广州日报:《雅马哈鱼档》从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40年来在全国形成了接二连三的冲击波,您在创作该作品时一直有写日记,特别是电影拍摄期间,有没有一些故事与广州日报的读者分享?
黄锦鸿:《雅马哈鱼档》开拍后,制片人李金榜和导演张良找到我,为整个剧组做前期准备工作。比如找拍摄地点、物色演员、介绍我的整个构思过程等等。我当时想,整部电影最大的主题是,赚钱是正义的,是市民正常的需求,但是必须要在一定的道德规范内。
我带张良去到海珠区二龙街那边,那里当时有条小河,河边有很多杂货铺,广州市井风情很浓。也有一些西关大屋。但很可惜后来没有选那里,选了洪德路一个住宅区,洪德路有一些老式的房子,虽然那里不是市场,但是很容易搭布景,容易形成街市的模样。
比较有趣的故事是“龙珠街”能以假乱真:在距离白鹅潭不远的东南边,如今海珠区太古仓附近的洪德五巷,则是当年拍摄《雅马哈鱼档》的实景地。这条小巷里有一个相对宽敞的十字路口,张良让美工师在实景的基础上布置出雅马哈鱼档、葵妹鱼档、烧腊档、发型屋、鱼腩粉档、服装档等等,造出了一条以假乱真的“龙珠街”。当时几乎每天都有老太太到“雅马哈鱼档”来买活鱼,买不到还很生气,最后制片主任不得不几番上前解释。
黄锦鸿早期发表于广州报刊的文学作品
广州日报:这部电影被称为“当代广州的清明上河图”,对您而言,那个年代的广州真实记忆是怎样的?
黄锦鸿:我妈是广州第一批个体户,我念大学期间没有住校,天天回家,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感受,知道小市民的心声。当时的个体户先富起来,比如卖太爷鸡、烧鹅的人。以前这些人被称为“街边仔”,在街边摆个小摊,没想到能挣那么多钱。那时整个市场都活了,新思想进来了,物质丰富了,想吃什么都有,街市到处放着流行音乐,整体感觉就是蒸蒸日上。
《雅马哈鱼档》中的珠珠、阿龙和海仔
《雅马哈鱼档》导演张良原来是饰演董存瑞的演员
广州日报: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印象中导演张良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家?听说拍摄过程中还采取了偷拍这样比较特殊手法?
黄锦鸿:作为导演,张良的演员身份值得一提。我们熟悉的电影《董存瑞》里,饰演英雄董存瑞的就是他。
片子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张良,典型的街景、小市民的性格、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导演都充分表现出来了,而且他选用的非职业演员非常到位,对塑造市井味都有作用:确实,为了展现鲜活的广州市井,采取了偷拍跟拍,选用非职业演员这样的拍摄方式。比如海仔的演员是在高第街开皮鞋档的个体户黎志强,珠珠的饰演者杨丽仪则是从佛山兴华商场找到的售货员。
雅马哈鱼档剧照
广州日报:40年后,这部电影一直没有被人遗忘,您怎么看?
黄锦鸿:叉烧、白切鸡、烧鹅、乳猪……电影《雅马哈鱼档》一开场,就展现了一幅幅市井风情画,短短几十秒,“食在广州”的韵味扑面而来。因观看《雅马哈鱼档》,很多人对广东产生强烈的向往,纷纷来到这片热土,为广州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想不能被遗忘的,始终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一个是电影浓厚的岭南味道。以前也有过岭南风情的片子,但没有深入到小市民阶层,不能引起观众共鸣。另一方面是电影提供了新的思路,就是开放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将小商贩的道德感、社会责任感呼唤出来。这是思想意义上创新的地方。
黄锦鸿先生回国出席活动图
广州日报:现在您为中荷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作为广州人,我们应该如何讲好广州的故事?
黄锦鸿:其实,人活到这把年纪,回想自己的一生,早就淡泊了名利,只是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新闻战线,为中外文化交流继续站好最后一班岗。
岭南人有一种不愠不火的性格,导致这里的文学也是这样,很少像北方作家那样,写金戈铁马的东西,广东接受多元的东西。文化其实是一个历史过程,地理环境、历史等因素形成了当地人的一些独特的群体性格,《雅马哈鱼档》其实也是写一个群体的性格,而要讲好广州的故事,就应该抓住这个特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