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去年开始,有一批来自秘鲁的博物馆的文物,飘过太平洋来到了中国,并开启了它们的“中国之行”,从陕西到江苏,再到最近的广东。关于这个展览的风格,我们可以从它在不同博物馆的命名得以一窥:
在陕博,它叫《安第斯的世界》;
在大运河博物馆,它叫《重回安第斯》;
在南山博物馆,它叫《太阳的子民》。
无疑,这是一个有关安第斯山脉下、一批拥有太阳神信仰的民族的故事,这里诞生了与与玛雅、阿兹特克文化齐名的“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文明。
印加,
原是克丘亚人对自己部落首领和国王的尊称,
意为“太阳之子”。
印加人则自称为“太阳的子民”,
黄金与荣耀的主人。
在继承众多前印加的安第斯古文明的基础上,印加帝国留下了众多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其中包括被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马丘比丘遗址,展现印加农业技术奥秘的莫瑞梯田,以及南美洲前哥伦布时代最先进、覆盖范围最广的道路系统——印加路网。此外,还有至今仍未被破解的“无字天书”吉氆记事,为世人留下了无尽的谜团。
而此次《太阳的子民》通过展示
168件(组)骨器、金属、石器、陶器、
木器、纺织品、绘画和木乃伊等,
展现了印加帝国和安第斯文明的历史和文明。
展品一览
这些展品里,观众可以发现不少关于动物的元素:比如在陶器中,从充满力量的美洲豹,到可爱又可口的羊驼,再到鸟类、蝙蝠、蛇的图形等,这些则折射出了印加人的多神信仰;
羊驼陶器
有羊驼图案的毛织品
有美洲豹图案的陶器
太阳门及一些金属文物上的太阳神图案,又反映出他们的最高信仰——太阳神。
“太阳神”金属面具和金器
通过展览解说,我们还能了解印加人的伟大创造力:他们没有文字,却累积出丰富的生活经验,开梯田、纺织印染、做地下渠、结绳记事;没有车,却打造了堪比罗马的发达交通体系;没有铁器和吊车,却可以实现在2000多米的山巅之上建造“马丘比丘”石头城;他们甚至是全世界最早发明“开颅手术”和“颅骨整形术”的民族。
在展览的结尾“帝国的印记”一章中,我们又能通过欧洲航海大发现的足迹,见证到这个民族从被发现到没落的全程。独立又辉煌的印加帝国,最终只存活了100年,而这一段历史,是一段能够令我们共情的历史,也让我们反思:殖民者的马蹄与兵器,疾病与谎言应永远受到谴责;文明或许会断裂,历史却不会被消磨。
据了解,展览将展至8月11日。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程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