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立法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近日,记者从省十四届人大法制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了解到,2024年,法制委、法工委围绕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按进度完成全年立法计划,为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保障民生福祉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小切口”地方性法规
加强大湾区法治保障
聚焦做实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着力解决“一国两制三法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科学编制《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粤港澳大湾区专项立法计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并于去年9月4日正式印发实施。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全国首个落实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决策,由地方立法机关单独编制的专项立法计划,将有利于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计划》对今后4年涉大湾区立法项目作了安排。根据《计划》,从2024年起,省人大常委会每年将推出2部“小切口”地方性法规,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保障。
去年,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条例》《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进口港澳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条例》。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条例》于去年9月施行,聚焦推动港澳青年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完善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增加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扶持措施等规定,打造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支持体系,是内地首个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地方性法规,为港澳青年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
《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进口港澳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于去年12月施行,立足“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修改压缩急需港澳药械的审核时限,完善急需港澳药械医保赋码制度,增加促进急需港澳药械进口使用等规定,构建涵盖急需港澳药械申请、采购、进口、配送、使用等环节的全流程监管工作机制,将“人等药”变为“药等人”。
重点领域立法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立法领域改革,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和人民生活品质新提升,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
在加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于去年10月施行。该条例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谋篇布局,首次在地方立法中构建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单列管理制度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引领推动广东科技创新工作创新发展。
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技能人才发展条例》,于去年7月施行。该条例紧紧围绕破除制约技能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工作机制,增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区域互认等规定,填补国家立法在技能人才评价方面的空白。
在加强“百千万工程”法治保障方面,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将于今年5月施行。该条例聚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和多样化发展途径两大方面,修改适用范围,增加引导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发展模式创新等规定,完善用地保障、金融支持等扶持措施,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促进共同富裕。
新兴领域立法
促人民生活品质提升
202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关注民生点滴,在重点民生领域立法方面取得诸多成果。
《广东省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条例》于去年11月施行,该条例注重推动构建跨领域跨地域“一卡通”服务格局,拓展多领域服务应用,创新便民服务措施,全面推进“多卡集成,一卡通用”,努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将于今年3月施行,该条例增加了见义勇为经费和基金依法接受监督、依法处理实施网络暴力等规定,大力倡导公众见义勇为、见义众为、见义智为。
《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自今年1月起施行,该条例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管用制度,优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活动供给机制,为新时期推动广东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立法支撑。
此外,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为牵引,继续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支持江门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创新,推动新设广东南沙“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持续开展“数字人大”“智慧立法”建设,探索建立法规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采纳反馈新机制,拓展法规征求意见“一法一码”新形式,增强“粤当家”“粤人大”小程序使用效能,让“法规怎么立,群众来参与”更直接、更便捷,努力让每一部法规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
去年省法院办结政协提案11件
1月6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座谈会,向省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及无党派人士通报2024年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会议强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广东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海波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有效发挥统一战线和司法工作的独特优势,通过调查研究、交流研讨等方式,反映好、解决好港澳居民、企业在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新需求,通过建言献策、集思广益等举措,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司法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不断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筑牢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社会政治基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司法服务的政策、机制,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化解涉民生难题、提供暖民服务,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要进一步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秉承“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的工作理念,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建言献策,做深做实制度化常态化联系机制,让民主协商成果在全省法院落地落实。
据了解,去年,省法院办结政协提案11件,全省法院聘任881名特约监督员,先后开展了“司法服务保障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美广东”“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开放日等专题活动,全方位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人民团体意见建议。
组建省级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专家队伍
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多位省人大代表围绕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等养老话题提出建议。记者获悉,上述建议已收到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的答复。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谢宏琴提出《关于完善老年人“走出去请进来”部分配套措施,助推银发经济的建议》,广东省民政厅给出答复。答复提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将适老化、无障碍设施纳入老旧小区环境及配套设施“完善类”改造项目,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增设电梯,要求各地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前提下,做到宜改即改,不断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生活需求。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各地扎实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项目摸排,积极推动无障碍市县村镇、社区创建等工作,指导深圳市和信宜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2020年至2023年,广东省纳入中央资金支持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新增安装814台电梯,对1015个小区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
广东省人大代表邱曼倍提出《关于提高我省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水平的建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给出答复。答复提出,省卫生健康委组建省级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专家队伍,遴选广州、珠海、佛山等7个地市开展首次试点工作,持续加快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发展。一是引导医院转型为护理院,举办护理站、护理中心,开展居家养老。2023年共引导区域内11家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二是加强老年医疗、护理人才培养。连续三年实施国家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共培训老年医学人才。依托“南粤家政”项目平台,广东省医疗护理员队伍逐渐壮大。三是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截至2023年12月,广东省设有康复医学科的医疗机构4541家,设立康复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450家,康复医院53家,全省共有243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2023年度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7万余人次,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省累计提供服务34万余人次。
将南沙打造成大湾区影视和音乐文化产业高地
南沙自贸片区具有发展影视和音乐文化产业的巨大地缘、文化和政策优势,以粤港澳合作为基础,将南沙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和音乐文化产业高地,对于推动港澳影视音乐文化产业与内地文化产业融合、促进大湾区文化融合和认同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推进大湾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2024年广东省两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黄小彪建议,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音乐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示范区,将南沙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和音乐文化产业高地的方案。
“充分利用南沙自贸片区平台,发挥粤港澳合作优势,精心编制《南沙粤港澳大湾区影视、音乐文化产业高地发展规划》,配套专项扶持政策。”在黄小彪提交的提案中指出,除了要精心编制发展规划,还要建立快速高效的国际影视、音乐文化出版管理机制,以及建立支撑国际影视、音乐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金融体系。
对于黄小彪委员的建议,广东省委宣传部日前答复称,将推动打造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影视和音乐活动。锚定“一点两地”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大湾区联结内外的优势,持续推进文艺领域交流合作,支持南沙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认真筹备举办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等文化活动,整合大湾区文化资源,联动多种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推动影视、音乐等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同时,积极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电影周、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大湾区电影创作研讨会、粤港澳电影创作投资交流会、粤港澳电影交流考察活动和广东电影澳门展映周等活动,促进南沙打造影视高地及与文旅产业融合,共建人文湾区。
引导微短剧从“表达情绪”升级到“表达情怀”
今年即将召开的广东省两会,民革广东省委会准备提交政协提案《关于促进广东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民革广东省委会认为,在数字化时代,年轻一代观众追求高质量、短时长的影视作品成为新的消费趋势。近年来,网络微短剧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崛起,成为影视产业的新风口。此外,微短剧在海外市场亦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其中,美国市场的下载量和应用收入占据首位。
“广东拥有推动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近年来,广东地区在微短剧的创作、拍摄、制作、播出、投放、运营等各个环节均进展显著,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规范监管、引导扶持和生态建设三大维度推动微短剧实现高质量发展。”
民革广东省委会在提案中建议,政府应制定更为精准的专项扶持政策,明确“十五五”期间网络微短剧产业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将微短剧产业纳入地方数字经济的重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同时也要强化土地与场地支持,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网络微短剧产业园区或影视基地。制定行业规范标准,明确创作导向、内容质量、制作技术等规范,加强行业企业自律,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除了建议引导行业从“表达情绪”到“表达情感”再到“表达情怀”迭代升级,持续推动微短剧向高质量方向迈进;定期举办大湾区剧本创作大赛,挖掘具有广东特色、思想深刻的优质剧本,民革广东省委会还提出,要实施相关专业人才引育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同时注重本土人才培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贾政、刘春林、章程、黄岚 通讯员粤法宣、邵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