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应届毕业生在交流求职经历时,普遍反映有“做不完的测评”,他们感到,这些测评题量大、耗时长、题型怪。
人才测评究竟测什么?用网友的话总结——“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不测的”。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题型还涵盖了企业文化、行测、心理、性格与智力测试等各个方面。这种测试由来已久,有的单位甚至引入了专门的测试系统,用来考察求职者的素养、专业、能力和潜力,以此挑选心仪的“千里马”。从成本上说,企业仅靠一套试题,就能解放大量人力、提高招聘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求职者,为招聘提供参考和依据,何乐而不为呢?
但换个角度看,这个“把关人”未必如此靠谱。
第一,测评是否科学,真能“慧眼识珠”?众所周知,一套相对科学的测评是需要经过严格论证和实践检验的。但市面上的测评,有的出自第三方平台,有的“翻版”国外咨询题目,其操作程序是否规范?操作人员是否专业?这些都未可知。退一步讲,仅靠一套题目,就判断一个人能否适应岗位,这种做法本身也有失严谨。
第二,测评到底是为了招人还是卡人?由于测评能拔高门槛,筛掉一些随意投递的简历,一些用人单位就开始“跟风”——投完简历要测评,测评之后加笔试,面试之前再测评——这种随意测评、过度测评不仅会增加企业自身的成本,实际上也消耗了求职者的耐性、精力和时间。
毋庸置疑,企业招聘向来是个难题。在海量的、精心“包装”的求职简历面前,企业要想探知求职者的真实水平,的确要花一番心思。适当使用这一工具,无可厚非。但当测评成了求职者的一道障碍,显然会让部分人才望而却步。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损失。
广州日报评论员 庹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