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乙巳蛇年,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即将来临,随着春节申遗成功,“非遗过大年”也火出圈。广东作为非遗大省,拥有众多与新年相关的非遗年俗或非遗技艺,在新年来临之际,南方网选出代表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的非遗项目,为广大网友呈现广东的非遗年味。
潮州工夫茶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之一,是一种流传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茶叶冲泡技艺,其历史据说可以追溯至宋代,至清代中期已蔚然成风。古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潮汕人从小就习惯喝茶,将喝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把茶叫做“茶米”,可见茶在潮汕人心目中的地位。工夫茶不仅深受潮汕人喜爱,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还传播到了东南亚、北美等地区。
慢泡又细品,工夫讲究颇多
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传承至今,潮州工夫茶已有一套讲究茶叶、茶具、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
潮州工夫茶冲泡用茶,以乌龙茶类为宜,其中本地产的凤凰单丛是潮汕人喝茶的钟爱。乌龙茶作为半发酵茶,属于六大茶类中的青茶,像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等都是潮汕人“食茶”的常见选择。
冲泡工夫茶的水以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又有“山顶泉轻清,山下泉重浊,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浑厚;流动者良,负阴者胜,山削泉寡,山秀泉神,溪水无味”的说法;煮茶之火,当为“活火”,所选之炭以绞只炭和橄榄核炭为佳。
工夫茶的茶具精致,亦相当讲究。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小火炉等,每一件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选择标准。例如,茶壶要选择紫砂壶,以小巧、浅薄、色泽古朴为佳;茶杯则要求小、浅、薄、白,以衬托茶的颜色和香气。
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的冲泡分21式,主要由茶具讲解、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茶师净手、开水热罐、再温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壶盖刮沫、淋盖去沫、烫杯滚杯、提铫高冲、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香茗、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与瑞气圆融等多个环节组成。冲茶时,要沿茶壶口内缘冲入沸水,水柱不能从壶心直冲而入,以免“冲破茶胆”。而斟茶时,茶壶要尽量靠近茶杯,低斟以防止热气四散,保持茶香。
“品茶”在工夫茶道也有讲究,品尝传统的潮州工夫茶一般只有三个杯子,喝茶时按宾客的角度,把三个茶杯摆成“品”字形,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品茶可分三步,第一步闻香,第二步看茶汤颜色,第三步品味道,一杯茶刚好分三口品完,通过这三步,可以全面体验工夫茶的色、香、味,享受品茶的乐趣。据说专业的品茶师可以凭一杯茶品出茶艺师当时的心情。
潮州工夫茶
品工夫茶,读懂潮汕文化
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冲泡技艺于一体的茶道形式,它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代表,在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在潮汕喝工夫茶不仅是品茶,也是品读当地的潮汕文化。
潮州文史专家曾楚楠首次提出“和、敬、精、乐”四字精神内涵。在工夫茶道中,“和”是最终的精神追求,“敬”是泡茶人与饮茶人的修养体现,“精”是潮州工夫茶艺特点的综合体现,“乐”是整个茶事过程中的精神享受。
近年来,潮州工夫茶艺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在全国各地开设了传习基地,制定《潮州工夫茶艺技术规程》《潮州工夫茶器四宝》《潮州工夫茶少儿茶艺》等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为潮州工夫茶这种茶习俗的传承进行标准化,既填补了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空白,也为国内非遗传承提供了创新的范本。
冲泡工夫茶
汕头市张幼凤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创人张幼凤出生于茶业世家,从事茶叶种植、精制加工已有二十多年,在传承工夫茶文化的同时,张幼凤致力于培育更多茶艺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让更多年轻人体验工夫茶,爱上工夫茶。
张幼凤表示,潮州工夫茶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潮汕人喜欢以茶代酒,招待客人、亲朋好友来‘食茶’。泡工夫茶的动作有讲究、很优雅,将茶平分为三杯,再请客人喝茶,遵从先老后幼、先客后主的顺序,展现潮汕人热情好客、和气生财、尊敬平等、注重人情、讲求礼仪的精神。无论是节日聚餐、家庭聚会还是商务会谈,工夫茶的应用场合很广,既是一种实用又充满美学的社交工具,还是一套为人处世的礼仪。”
随着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增加,鸭屎香奶茶、花茶奶茶、水果茶……各种新型的茶饮品出现在街头巷尾。来潮汕旅游,喝一杯当地凤凰单丛茶制作的鸭屎香奶茶也成为年轻人旅游的打卡项目。浓郁的茶香与牛乳互补,加上工夫茶的造型设计,鸭屎香奶茶作为中国茶道的一种传承创新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潮汕茶叶及其背后的茶文化,也让工夫茶越来越“潮”,在消费中萌发新活力。
文字:朱绮琳
海报:武君丽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