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在外打拼的打工人陆续踏上回家的归途,谁来照顾“留守”在家的“毛孩子”成了难题。据报道,宠物店寄养价格水涨船高,在“一窝难求”的火爆需求下,上门喂养应运而生。(2月8日红星新闻)
相比于宠物店每天上百元的寄养费,上门喂养可谓“物美价廉”。除了平均每次30元到80元不等的上门费用,上门喂养还避免了宠物寄养在陌生环境发生应激反应的情况。这种灵活的托养方式,不仅广受宠物主青睐,也成为了节假日极为热门的兼职形式。在火爆需求之下,有人10天能接200单,收入近万元;还有爱宠人士在地过年,“撸猫”之余还能小赚一笔,岂不美哉!
然而,这种新型业态的相关行业规则尚未明晰,上门喂养中暗藏的风险不容忽视。对于上门喂养者来说,若宠物具有攻击性,喂养过程受到伤害,责任由谁承担?相应的,让陌生人独自进家门,宠物主人的个人财产安全、宠物安全、家庭隐私等如何保证?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常见做法以规避风险,如要求上门喂养者全程视频、在家中安装监控;再如,优先选择正规平台、签订书面协议等。
近年来,养宠人群规模不断扩大,上门喂养作为宠物托养的细分消费需求,提质升级、走向规范是必然趋势。一方面,服务要有规则,提供服务方应主动签订书面协议。另一方面,服务要够专业,应保证上门喂养者具备相应专业技能,对突发状况有专业处理方案。
随着养宠需求的日益丰富,宠物经济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物”的经济,而是爱的经济。只有不断完善行业规范、提升服务质量,才能让“爱”的经济健康成长。
(广州日报评论员 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