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5月20日,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对此进行解读。解读提到,此规划的主要特点为注重系统谋划、深度融合,坚持适度超前、不过度超前原则以及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20日,市交通运输部门发布关于《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下文简称《规划》)的政策解读。《规划》的规划期为2023年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在主要内容方面,《规划》包括前言和八个章节。《规划》提出,到2035年,形成交通强市新局面,率先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慧先进、安全韧性的现代化高质量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引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和对外开放,助力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先进的高质量交通强市,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服务和保障广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
广州南站
《规划》提出主要任务:
一是系统谋划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总体布局。对标国家、省规划纲要提出目标,明确至2035年,率先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慧先进、安全韧性的现代化高质量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约2.0万公里,构建“5+17+N”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充分衔接国家、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格局和广州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广州市“十向四联一环两纵三横”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二是打造高等级综合门户枢纽,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立足提升城市能级,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多向链接的世界级铁路枢纽、韧性高效的邮政快递枢纽。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网和外联内畅的道路网,强化南沙湾区交通中心功能,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绿色升级。
三是促进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统筹综合交通通道规划建设,减少对国土空间的分割。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深入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提升客运立体换乘和货运多式联运水平。加快交通物流、旅游、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四是促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增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韧性水平,提供便捷舒适的交通运输服务,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绿色集约转型,打造经济适应的交通系统,推动实现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
《规划》明确保障措施 :
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组织协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要素保障、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等五个方面举措。
在《规划》主要特点方面,解读提到,一是注重系统谋划、深度融合。把握“综合”“立体”两个关键,在重点落实国家、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基础上,充分衔接广州市国民经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及各专项规划最新成果,并结合广州市实际对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及交通运输等内容进行深化。二是坚持适度超前、不过度超前原则。聚焦广州城市属性和核心功能定位,坚持“服务大局、开放发展”“全面融合、保障有力”“智慧赋能、创新引领”“安全韧性、绿色转型”的原则,完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三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充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核心地位,注重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和智慧发展,打造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突出统筹协调,注重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和城乡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突出绿色发展,注重国土空间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高水平对外开放,注重对外互联互通和供应链打造。突出共享发展,注重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附:一图读懂《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
图: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官网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梦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