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外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意见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以及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何为全域数字化转型?针对这一概念,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有关负责人提出“整体性重塑智慧城市技术架构、系统性变革城市管理流程、一体化推动产城深度融合”。这一转型将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运行全过程,把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为智慧城市提质升级提供动力活力支撑。
痛点是创新的起点,也是改革的基准点。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取得阶段性突破,同时也面临城市一体化规划建设不足、产城协同联动不够等问题,亟待克服多重痛点、实现可持续性和包容性发展。此外,伴随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据要素与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渗透,驱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迈向“体系重构、质效提升”的全域数字化转型新阶段。
要凝聚全社会共识。未来的城市不只是若干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各子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彼此协同,如同一个智能的生命体。在其中,不同要素协调运行、持续迭代,不同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共同享有成果,科技向善的力量得到充分释放。只有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也只有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才会充分重视技术与人的互动,把城与人智慧化地协调统一起来,避免重技术轻应用、重建设轻运营的倾向,推动智慧城市向着更加可持续和包容的方向发展。
要善用“两只手”。着眼未来,智慧城市将是以数字化驱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兼顾城市治理现代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升级版”。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必然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结果。只有政府更有为、市场更有效,政府内部横向部门与纵向部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协同联动才会更顺畅,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数据资源才会得以充分共享、有效利用,智慧城市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有产无智”“有智无慧”“有智无惠”的障碍。
要注重“因城施策”。城市的资源禀赋不同,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自然存在差异。因此,要根据区域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落实好因城施策、精准施策,着力避免“千城一面”,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譬如,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兴数字产业,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在城市场景的集成应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数据产业生态。又如,把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要素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让文化基因嵌入城市肌理,更好地满足人们高层次的文化与精神需求。
建设智慧城市不是“交钥匙”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通过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前瞻性地应对技术变革、谋划城市发展,为城市持续地造血、壮骨、健体,势必让城市发展的智慧更多更公平地惠泽人民生活。
(广州日报评论员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