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敦煌壁画展品前流连。(李波、莫伟浓 摄)
赵声良 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馆员
学思践悟
习近平文化思想
编者按: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一周年之际,本期《理论周刊》特约3位专家学者撰文,畅谈学思践悟中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重大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我国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良渚、三星堆、孔庙孔府孔林、莫高窟、长城、故宫等,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敦煌文化来说,其在不同程度上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生动诠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公元4世纪至14世纪,营建不绝的莫高窟把中华文明的精神持续地在敦煌艺术中体现出来。敦煌每一个时代的石窟艺术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
佛教和佛教艺术都是从印度、中亚等地传来的,但中国的艺术家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总是要结合自身文化的特点进行改造和创新,使之适应本土文化。敦煌文化发展的一千多年间,每一个朝代、每一个阶段都在不断地创新,其石窟艺术明确地反映出不同时代的风格特征。譬如,北朝时期,敦煌在汲取印度、犍陀罗等方面元素的同时,又能接受我国中原乃至南方的艺术风格,并努力创立本土的风格样式。隋唐时期是艺术家辈出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风格争奇斗艳。从北朝到元代,各时代的艺术风格又往往与当时一些著名画家所创立的风格相关联,反映了敦煌与中原内地的密切联系。正是由于高度的创新性,我们今天通过敦煌文化就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不同时代的社会风情、艺术风格和审美精神。可以说,创新是推动敦煌艺术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
在敦煌文化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建的。在藏经洞发现的敦煌文献中,不仅有汉文文献,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字的文献,如吐蕃文、回鹘文、于阗文、西夏文等。在敦煌壁画供养人画像中,不仅有汉族人物,还有鲜卑人、吐蕃人、回鹘人等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可见,敦煌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汉族和广大少数民族人民一起共建和发展起来的,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特征。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而包容性是在敦煌文化中体现的最广泛的特征。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佛教本来是外来的宗教,佛教艺术也是从印度传来的,但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逐渐与中华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佛教文化。到了隋唐时代,中国特色的佛教大体就形成了,佛教也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部分。在敦煌艺术中,不仅可以看到古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内容,而且从不同时代的石窟艺术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分别来自古印度马图拉风格、中亚犍陀罗风格、古希腊罗马风格等外来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可看到我国新疆(龟兹、于阗)风格、南方风格、中原风格等的壁画和彩塑艺术。文化的包容性,使敦煌艺术的创造者们不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那个时代创造新的艺术。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敦煌文化的发展来看,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一直就是以和平交往的形式,进行平等的交流互鉴,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在佛教的发展中,以法显、玄奘等为代表的历代高僧,不畏艰险、万里迢迢地到印度取经,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他们就是和平使者。从汉朝到唐朝,丝绸之路的繁荣,正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和平交往的见证。敦煌曾经是我国西部边陲的重要都市,很多来自古代中亚、西亚、印度等地的商人、僧侣、文人都曾在敦煌生活过,并留下了相关的文献和文物。敦煌藏经洞发现过来自中亚、西亚和印度的文书,莫高窟周边出土了叙利亚文的《圣经》和景教的十字架。敦煌文献也记载了关于从波斯、粟特、印度等地来到敦煌的外国人的行踪。
总之,敦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敦煌的文化遗存(包括壁画、彩塑及其他文物)从具体案例的层面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的实践
5年前的初秋,总书记来到敦煌莫高窟考察,并在敦煌研究院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勉励敦煌文物工作者,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80年前,敦煌研究院前身“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80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断努力,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敦煌学研究和敦煌文化的传播弘扬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敦煌研究院与国际学术机构广泛开展合作、保护和研究敦煌石窟,包括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东京艺术大学、美国西北大学、法国远东学院等大学和研究机构。从洞窟内部壁画彩塑的病害治理到窟外环境的监测与保护,乃至大面积的治沙工程,敦煌研究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世纪以来,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由抢救性保护进入预防性保护阶段。在长期的中外合作研究中,敦煌研究院形成了保护、管理文化遗产的新理念。莫高窟的一些保护研究项目还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表扬,并作为好的经验加以推广。
在新的形势下,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敦煌研究院近年来先后派遣学术考察小组到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阿富汗、柬埔寨等国进行学术考察,并努力与当地学术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我们先后与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印度、柬埔寨等国的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和学术机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利用我们文物研究和科技保护的成果,与当地机构合作进行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工作。
敦煌文化在“引进来”“走出去”中实现美美与共。对外展览是弘扬传播敦煌文化的重要手段。80年来,敦煌研究院在国内外举办各类展览200多次(包括在国外办展50余次)。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赞赏和喜爱,敦煌研究院将继续与国内外博物馆等机构合作举办敦煌艺术展览,把以敦煌艺术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为了能够永久保护敦煌石窟的文化信息,敦煌研究院大力开展敦煌石窟数字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建立了一支文物数字化科研队伍,使敦煌艺术的信息通过数字化技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敦煌研究院建成了为游客服务的数字展示中心,通过数字电影更清晰更完整地展示敦煌艺术,缩短了游客进洞窟的时间,极大地缓解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矛盾。有了数字化的资源,敦煌研究院利用网络和各种新媒体手段广泛宣传敦煌艺术,在网上公布了30个洞窟的高清图像,近年来又上线了数字藏经洞,后续将与英、法、俄等国收藏有敦煌文物的相关机构合作,逐步实现敦煌文化资源全球共享。敦煌研究院还采用动漫等形式制作各类视频,在世界范围内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如今,敦煌研究院这处全球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正以开放姿态推动敦煌学在世界范围内“共兴”。80载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以敦煌艺术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我们要努力挖掘其文化价值,把它放在人类文化的大环境中,观察和研究中华文化千百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在国际交往中,一方面要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中开放平等、包容互鉴的精神,使外国朋友体会中华文化之美以及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要展示今天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成果,提高我们在世界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同时,与各国学者携手开展共同研究,推动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放、研究与合作,推动敦煌文化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