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轻基层负担,进一步规范基层河长开展差异化巡河,近日,广州市河长办举办差异化巡河机制解读直播培训。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高河长对差异化巡河机制的认识,引导河长通过差异化巡河预警机制关注高风险河涌,减少不必要的巡河次数,集中力量溯源整改,切实实现差异化巡河机制为基层减负增效的设计初衷,巩固广州水环境治理成果。
什么是差异化巡河?
广州自2021年3月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了高度适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河湖水环境预警模型。基于预警模型,推行实施差异化巡河机制和河涌问题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了超大城市河湖问题风险感知和处置能力,上线3年多以来,在河湖长制工作提质增效、基层河长减负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推动广州治水从“黑臭治理”到“风险预警”再到“韧性提升”的跃升,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敏感河湖本底特色的精细化、智慧化治理新路子。
清澈见底的东濠涌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不同于“一刀切”巡河制度,差异化巡河机制设计了不同频次的巡河工作模式,鼓励河长对水质风险高的河涌开展针对性溯源摸查,将更多时间、精力、资源集中于“苗头性问题河涌”,即“河涌无风险少巡河、高风险多巡河找问题”。通过问题上报、问题整改、水质提升来降低预警等级和巡查频次,对河长履职起到正向激励作用。
市河长办表示,实行差异化巡河机制以来,各级河长巡河总里程减少32.28%、总时长下降36.97%。在问题上报数减少18.1%的情况下,重大问题的上报率提高12.2%。以2024年数据为例,实施差异化巡河后相比实施前要求的巡河次数减少14.48万次,下降率45.75%,切实实现基层河长履职减负增效。
全市各级河长以“预警找问题,以问题促整改,以整改促巩固”。如增城区在河长巡河总里程减少39.5%、总时长减少44%的前提下,问题上报数增加23.3%,河长对排水设施和水质类等重大问题的上报率提高了271%。自实施差异化巡河机制以来,全市河长重点排查和解决重大问题11884宗,河涌水质持续变好,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以2024年河涌水质数据与2021年对比分析,其中197条重点河涌水质中Ⅱ—Ⅳ类水的河涌数量上升30.5%,重点区域一级支流河涌水质中劣V类的河涌数量减少47.8%。
差异化巡河机制引导河长履职更有力度,更显“温度”,切实为基层河长松绑,在推动河长履职减负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该机制响应了当前数字赋能政务建设思路,形成了整体高效的河长制运行体系、智慧的协同治理体系。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 穗河轩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