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王先生和20岁的黄女士,是一对在制衣厂打工的小夫妻。两人组成的小家庭,本应在岁末年初迎来一名宝贝。幸福平凡的日子突然被打破,黄女士临盆之际,竟遭遇罕见的“孕期杀手”,短短数天便陷入多器官功能衰竭,几近绝境。血浆置换成为治疗的关键手段,在临床用血偏紧的献血淡季,广州血液中心紧急调配血液,帮助黄女士趟过了鬼门关。
医生表示,救回产妇生命的并没有什么特效药物,是无偿献血市民们汇聚的点滴爱心给了黄女士生的希望。“捐出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再生的生命。”广州血液中心和临床专家呼吁广大市民积极踊跃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更多像黄女士这样的急危重症患者延续生命,也可让自己、家人多一份保障。
黄女士和王先生向医护团队赠送锦旗
38周+产妇突发严重凝血功能异常
去年12月19日下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EICU收到一则来自外院的紧急求助:年仅20岁的产妇,在孕38周时突然出现腹痛、腹胀,全身皮肤、黏膜变黄,检查发现肝肾功能异常和严重凝血功能异常,接受了紧急剖宫产。
按照通常的经验,急危重症孕产妇的病情,通常在及时终止妊娠后会稳定下来和逐渐好转。但该名产妇的情况反而急转直下,并在12月19日,剖宫产术后的第4天,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随后肢体抽搐、牙关紧闭,需要再次进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急查头颅CT显示全脑肿胀,综合判断该名产妇可能是患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同时患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脏、肾脏在内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十分复杂,已超出原医院的救治能力。
获悉产妇病情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杨正飞教授决定,尽快接收和全力以赴救治这位年轻的重症孕产妇。该院产科、血液科、风湿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团队伸出援助之手,接过与“死神”较量的“接力棒”。
确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血浆置换成关键治疗手段
12月19日深夜,产妇黄女士在呼吸机的支持下转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EICU病房。尽管在转入前对产妇的病情有所了解,转入后的检查结果仍让人捏了一把汗。肝、肾、脑、血液、凝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全身重度浮肿、多浆膜腔积液,皮肤多发出血点、穿刺口渗血、巩膜出血。产妇命悬一线!该院EICU组织产科、血液科、风湿科、输血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神经科、放射科进行多学科MDT会诊,确认患者所患为重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产科的一种罕见的致命性疾病,它突出的临床特点是肝功能受损,严重时会发展为肝衰竭,甚至需要肝移植。发病过程中往往同时伴有多系统的损伤,以及肝损伤造成的凝血功能异常,病情严重、进展迅速,救治难度极大。”方向韶介绍,对于这种病人,血浆置换是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一方面把体内由于肝功能衰竭积累的大量毒素清除出去,同时补充新鲜的凝血因子进体内。
黄女士正在接受血浆置换治疗
献血者点滴爱心汇聚挽救产妇性命
“广州血液中心所有的血液都来自于无偿献血,都是大家献的爱心,是非常神圣的。因此临床需要是无偿献血分配的唯一指征。作为输血科主任,我们需要配合临床医生来弄清楚,把血液用到真正的需要的病人身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输血科主任、血液科副主任谢双锋副主任医师表示,“根据产妇的病情,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的血浆置换,用去了2000毫升血浆。我们判断由于病人病情确实非常危重,预计血浆用量会超过1万毫升,于是立即启动了急救用血流程,与广州血液中心按照既定流程进行沟通。”
受高校放假和节前返乡等因素叠加的影响,目前是处于一个全国性、常规性的献血淡季,血液库存偏低。幸好,广州血液中心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抢救用血有保障机制,在了解到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紧急性后立即启动应急调配流程,全力配合医院的抢救工作。
在经过包括5次血浆置换、多次血浆输注在内的科学系统治疗,配合精心护理后,黄女士病情逐渐好转,精神食欲恢复良好,2025年1月2日(入院第15天)顺利从EICU转至急诊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在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下,黄女士顺利康复,将在近日出院,回家过年。
“对于黄女士的情况来说,血浆置换就是救命的最重要手段,如果没有血的话,她一定是撑不过来的。”方向韶介绍,黄女士的治疗过程中一共用了15900毫升的血浆、10.5个单位的红细胞、10单位冷沉淀,约需要90人次献血量(按每人献400毫升算),用量相当大。“黄女士能救治成功,除了有我们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原因,更是因为广大市民无偿献血,她才有了这么好的结果。”方向韶说,这个病例充分印证了“用可以再生的血液救助不可重来的生命”这句话的含义。
广州血液中心:
有限血液分配时急救用血优先满足
非急救用血需轮候,献血者本人、配偶或直系亲属优先使用
黄女士的丈夫王先生从医生处了解到抢救自己妻子所用的血液量后,难掩内心的触动。“很感谢大家,有这么多好心人。”不善言辞的他反复重复着。此前还未献过血的王先生表示,等妻子出院后,自己便会去献血,“一定要的,一定要的”。
广州血液中心主任梁华钦介绍,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医疗中心,吸引了全省乃至华南地区众多疑难重症患者前来求医,临床用血需求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有限的血液资源分配中,有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患者及其亲属此前是否曾经献血,都会优先满足急救患者的用血需求。
在保障急救用血的前提下,对于非急救用血,医院会根据血液供应状况和患者病情,进行有序的排队安排。“同时,为了保障献血者及其家属的权益,《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规定,非急救用血的轮候排队时,献血者可以优先使用血液;献血者的配偶或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子女)可以等量优先使用血液。”
谢双锋副主任表示,对于择期手术,医院也会动员患者的直系亲属献血,希望患者通过直系亲属的优先用血政策,享受优先用血的待遇,减少等候时间。如果患者直系亲属不方便献血,也可以继续排队等候血液分配通知。
献血对健康成人身体无影响
每年广州超两万医务人员献血
身兼血液科医生和输血科主任双重身份的谢双锋,十分了解大众对于无偿献血的疑惑、顾虑:“从血液科的专业角度来说,每次献血400毫升对健康成人来说,是没有影响的。我们医务人员应该是对健康问题最了解和关注的,我们无偿献血的比例都相当高。我们单位每年组织4次献血活动,去年一年总共献血2530.5个单位(50.61万毫升)。我自己献血总量已经达到了4700毫升;我们输血科的一名同事,也坚持每年两次献血,献血量已经超过6000毫升。”记者从广州血液中心了解到,每年广州地区都有超2万名医务人员参与献血。
“碰到这些重症病人,我们都有深刻体会:全社会参与无偿献血是非常重要。光靠一部分群体,那都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充分重视和参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谢双锋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通讯员:郑慧敏、伍靓靓、张美琪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通讯员:郑慧敏、伍靓靓、张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