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出行、物流运输、文旅观光、城市管理、应急救援……随着低空经济技术不断成熟和场景不断拓展,一架架无人机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面对日渐“忙碌”的天空,如何让每一架低空飞行器“看得见、飞得稳、管得住”,正成为各大城市治理的新课题。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旗下海格通信推出的“天腾”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像一张面向各类低空飞行器精密编织的“天网”,不仅提供飞前、飞中、飞后的低空飞行全流程服务,还为城市构建起了空天地一体化低空服务体系。
“天腾”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
让无人机飞行管理触手可及
“嗡”——广州黄埔科学城海格通信园区内的起降场,一架六旋翼载物无人机缓缓升空,随后沿着既定路线平稳飞行。此时,海格通信低空飞行服务管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正通过大屏幕实时监控着这架无人机的“一举一动”,这便是“天腾”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
据海格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薛念明介绍,这个平台相当于一个低空领域的智慧中枢,通过时空数字化、网格化技术将空域、航路、设施等全维度低空数据编织成一幅精密的立体画卷,在“一张网”中展现低空飞行的全景视野,让飞行管理触手可及。
“天腾”的“本事”并非只是简单掌握飞行实况,还能提供飞前、飞中、飞后的低空飞行全流程服务,如认证管理、自动航线规划、飞行仿真推演、实时冲突告警、航径智能优化、应急协调等,实现了飞行活动的多端协同、一窗速办、一网通达,极大简化了飞行申请与审批流程,效率倍增,确保低空飞行“洞察秋毫、管控有力、畅行无阻”。
“对于低空经济来说,高安全和高效率是重中之重。”薛念明告诉记者,当天空中有多架无人机在飞行时,平台会实时检测并预判碰撞的风险。如何实现?这便要提到飞行冲突检测技术。
“未来低空经济若实现高密度飞行,对飞行器的间距提出了更高要求,太近有碰撞的风险,太远又是对空中资源的浪费,因此这个度如何把握至关重要。”薛念明表示,这就需要空域数字化手段来实现,“空中看似没有路,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一个个堆叠起来的立方体,将这些立方体规划成一条条路线,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实时检测并实时调优,保证飞行器处于安全的间距,实现路线的智能规划与调优。”
海格通信的无人机
向能力供应商转型升级
海格通信创立于2000年8月1日,是原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原国家电子工业部)国营七五〇厂。近年来,海格通信在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数智生态四大主营业务领域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空天地一体化、低空经济、智能无人、6G等创新领域,形成了通导监等基础设施、无人机研发与制造、无人机智慧管控运营等全产业链的布局,成为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
“当前,我们正努力从装备供应商向能力供应商转型升级,这意味着我们要从以往单独设备的供应商,转而直面用户的痛点,定制输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薛念明表示,公司目前已构建起基于系列化通导监终端设备的低空智联网、强大的平台服务以及完善的网络监视体系的生态系统,通过“1类平台、N型飞行器、3张网络(智能网联、监视防护、精准定位)”的低空经济产业布局,为低空飞行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和保障。
接下来,该公司将从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运营服务三方面发力低空经济。今年将推动“天腾”平台尽快上线运行;根据客户的需求,创新研发出更多不同场景的低空飞行器;进一步完善通导监等基础设施,不仅让低空飞行看得见,更要飞得稳、管得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方圆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