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售后滥用“仅退款”?健身私教费退费被拒?婚庆拍摄成品交付不齐全?“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3月13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公正司法促消费,繁荣市场拼经济”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发布会,内容聚焦食品安全、电商售后、医疗美容、婚庆服务、健身打卡等热点领域,精准回应人民关切,妥善化解服务合同纠纷,其中涉及健身打卡领域的消费者维权案例有三件。
会上发布了广州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对于网络平台交易,确定商品质量问题认定标准,厘清平台责任边界,明确信息披露义务范围;妥善化解服务合同纠纷,强调不得通过诱导性营销侵害老年群体合法权益;针对医美服务行业,直击术前告知不足现象,通过司法鉴定明确诊疗过错责任,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有力支撑。这些案例不仅警示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了维权指引,也引导消费者合理行使权利,彰显了广州法院以法治引领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的决心。
据介绍,2024年广州法院涉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案件总量稳中有降,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高;二是新兴消费领域问题增加,经营不规范问题亟需治理。但由于多措并举措施得当,广州法院该类纠纷同比2023年下降;三是服务类消费风险多样,预付式消费矛盾集中。教育培训、美容美发、健身服务等预付式服务合同纠纷形式多样,暴露出“捆绑销售”“霸王条款”等行业乱象,“卷款跑路”“退费难”等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统一裁判尺度,对于与该类主体有关联的企业、个人等,在消费者有相应证据并主张的情况下,均依法认定由相应主体承担共同退款责任,或对退款承担连带责任。
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翔指出,广州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探索创新举措,通过深化“法院+”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推广小额诉讼程序、示范诉讼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维权路径。以优质司法服务为扩大消费保驾护航,为消费者权益筑牢坚实的法治防线,助力营造安全、诚信、和谐的消费环境。
广州法院表示,接下来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推动涉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审判质效提升,助力广州实现“广聚天下客、广卖天下货、广货卖天下”,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法治护航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升级新高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赵越 通讯员:张雅慧、陈诗媛、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