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沿着海岸看中国”系列融媒体报道团走进“湾区之心”广州南沙展开调研,走进南沙国际物流中心,以“探寻新质生产力、共绘祖国海岸线”为主题,挖掘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样本,为全国展现沿海地区蓬勃发展的活力与创新。
千年商港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广州正加快建设海洋强市。坐拥千年大港,南沙无疑是广州打造世界领先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建设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
车厘子从南沙港卸船、通关并运至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最快不到2小时;用手机简单扫一下二维码,进口商品的全流程信息即刻展现……3月29日,媒体团走进了全国最大的临港仓库群——南沙国际物流中心。这里的北区致力于打造国际集拼分拨中心,南区则是全国最大临港冷链仓库群,提供一站式冷链物流服务,推动南沙港成为内地最大的车厘子、榴莲进口港,保障城市居民“肉篮子”“菜篮子”“果篮子”。
在“港口直达餐桌”新鲜集市的背后,是广州国际航运物流枢纽“软硬实力”的加持。在食品保鲜方面,全国最大的单体冷库规划建设46万吨库容的冷库。在物流方面,南沙国际物流中心运用智能化物流技术与高效管理模式,实现了物流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双提升,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通过在全国首创冷链项目政府立项规程,打造全国最大进口冷链查验平台,南沙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广“提前申报”“两段准入”“附条件提离”、智能审图等措施,确保RCEP生鲜易腐烂产品“6小时放行”,让大湾区的“吃货”能够吃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食品。
更重要的是,南沙正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向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中心”跃升,着力打造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依托全国最大的临港冷库,从南沙1小时即可覆盖大湾区城市群,24小时可以通达全国各地,大大缩减客户物流链和时间成本,让广州南沙跃升为车厘子进口量最大的口岸。随着南沙港铁路开出首趟中欧班列,实现了“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的无缝连接,也让更多的新鲜货物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翟翀表示,连续两日奔走在广州南沙这片充满机遇与创新的土地上,见证了其在科技创新、现代物流等方面的成功实践,这些样本不仅为大湾区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曹畅、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