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仔立繁花枝头 踏祥云之上
在小洲村,妇女担着装满特色水果的果篮,寓意来年丰收。
昨日,当晨光穿透古榕树的枝叶,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北帝庙玉虚宫前已摆满了果篮供品。金灿灿的菠萝,红艳艳的石榴,青翠的杨桃——这个被珠江环抱的千年水乡,正以岭南特有的水果盛宴迎接北帝诞辰。
上午9时,几声铜锣震落榕树上的露珠,巡游从北帝庙玉虚宫开始,巡游队伍蜿蜒穿行于小洲村的巷陌,途经泗海简公祠、瀛山简公祠、简氏宗祠、粤梅简公祠、东池简公祠、西溪简公祠、慕南简公祠、穗瀛简公祠等祠堂,历时接近三个小时。小洲村的北帝诞历史悠久,历经数百年岁月沉淀,早已成为当地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传统节日。
当日,古老而庄重的祭祀仪式是核心环节。仪式沿着村内纵横的河涌,穿梭于蚝壳屋等11处古建筑之间。村民们怀着敬畏之心,举行盛大祭祀,向庇佑一方的北帝表达感恩,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抬轿队伍由8名已婚壮汉组成,他们肩负着全村的祈愿,押后队伍中妇女担着装满特色水果的果篮,记者现场看到,果篮里有龙眼、菠萝、苹果、香蕉、石榴、杨桃等小洲村的特色水果,展示着小洲村作为水果之乡的骄傲,同时也寓意来年丰收。每到宗祠,舞狮队便会进行“醒狮拜太公”活动,现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巡游队伍中,绣有“瀛洲”字样的旗帜在小洲村巷陌飘扬,鞭炮声、吆喝声,共同在登瀛古码头续写着小洲新故事。
色仔色女凌空而立,飘然若仙。
当天午后时分,在海珠区琶洲黄埔古村上演一年一度的三月三飘色巡游。巡游队伍中,金龙翻腾、彩龙起舞,引得喝彩声此起彼伏。紧随其后的“色仔”们站在各自的“色架”之上,身着精致华服,装扮成历史、小说、神话故事中的各种人物:天女、哪吒、白娘子、林冲、花木兰……或立繁花枝头,或踏祥云之上,萌趣而灵动。古村的麻石道上,巡游队伍穿街过巷,进出祠堂,所到之处,锣鼓喧天。“色仔”们热情挥手、撒花,与观众频频互动,引来阵阵掌声。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钧圣、吴子良)
荔枝湾上演民俗大荟萃
西关木偶戏巡游。
有着至少900年历史的岭南古村——广州荔湾泮塘村临靠荔湾湖,至今保留北帝诞等特色民俗。昨日上午,第十五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活动之“三月三·荔枝湾”在荔枝湾景区拉开序幕。活动以泮塘乡情、民俗巡游、上巳踏青、长桌盛宴四大篇章,与市民游客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传统文化之约。
昨日10时,广州荔湾仁威庙牌坊广场上,舞龙、醒狮献瑞,泮塘村龙狮队的精彩表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极具岭南民俗特色的开场表演。来自中山的醉龙舞、潮汕的英歌舞,以及荔湾本土的精武西关表演,轮番登场,展现岭南文化的多元与活力。随后,“三月三,临水祓禊”,10多位汉服佳人从文塔祈福归来,依古礼行“祓禊礼”,为现场嘉宾以兰草净水洗去尘埃,重现古时祓禊场景。仪式最后,泮塘村长老们上台进行醒狮点睛及切烧猪,祈愿风调雨顺、福泽绵长。
民俗文化巡游打头阵的依然是由泮塘村民率领的龙狮献瑞方阵,泮塘村一直致力于传承、推广醒狮、扒龙船等民俗文化,至今生生不息。村内有以狮会友的传统,每逢重大节庆,村民都会敲响锣鼓,舞起龙狮来庆祝。去年大受欢迎的“泮塘五秀”方阵今年再度出游,深受市民游客喜爱与追捧。“泮塘五秀”指广州荔湾泮塘地区自古种植的五种水生作物——菱角、莲藕、马蹄(荸荠)、茭笋(茭白)、慈姑,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依托珠三角水网密布的生态条件,这五类作物不仅是古代泮塘村民赖以为生的经济支柱,更衍生出马蹄糕、莲藕糖等岭南特色美食,并融入端午祭水神、中秋食藕饼等民俗,成为西关水乡文化的地标符号,至今仍以非遗身份延续着“水生为秀,沃土成珍”的农耕智慧。
今年的巡游方阵既有代表广州、荔湾文化符号的泮塘龙狮队、“泮塘五秀”,粤剧粤曲方阵、西关木偶戏、西关小姐、精武西关等,又将湾区文化共融的理念融入巡游中,特邀深圳、中山等大湾区城市民俗文化元素,如深圳沙头角鱼灯舞、中山醉龙舞、潮汕英歌舞等进行巡游展示,可以说是一场民俗大荟萃。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多 通讯员荔宣)
在北帝诞巡游中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
石牌小学学生组成的“少年龙狮传承方阵”惹人注目。
昨日,广州天河区石牌村的北帝诞巡游活动如期上演。在这场盛大的活动中,传统与现代交织,传承与创新并行,让这座毗邻广州CBD的村落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当日6时,曙光初照,石牌村的北帝庙(玉虚宫)已是人头攒动,街坊们已早早到场,为祈福仪式做准备。7时整,钟鼓齐鸣,传统的祈福仪式正式开始。街坊们共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重头戏”北帝诞巡游活动在8时拉开帷幕。北帝庙前,石牌村四支醒狮队热闹采青纳福。随后,一声锣声响起,巡游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游村。
这支巡游队伍由18个方阵组成,涵盖头牌旗、大标旗、石牌村醒狮队、石牌小学少年龙狮队、石牌小学粤剧艺术社、石牌舞蹈队、龙亭队伍、父老队伍等。从白发苍苍的父老到朝气蓬勃的青壮年,再到稚嫩可爱的孩童,整个巡游阵容涵盖了老中青少全年龄段。
一路上,由石牌小学学生组成的“少年龙狮传承方阵”惹人注目。当天不时飘来细微的春雨,少年龙狮队员们都披上了薄薄的一层雨衣,但难掩朝气蓬勃的精神。
石牌小学粤剧艺术社的学生也毫不逊色,他们身着华丽的粤剧戏服,精心扮演着各种经典角色。其中董同学扮演的角色是何仙姑,她说:“很高兴可以参与这次巡游活动,今天早上六点就开始化妆了。虽然有点辛苦,但我很开心,觉得好骄傲。”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巡游沿途,众多街坊围观,他们簇拥在巡游队伍两旁,欢呼喝彩,有的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有的随着队伍一起游村,沉浸在这场盛大的文化庆典中。
“我们从国外回来探亲,没想到遇上‘北帝诞’活动。”池女士一边看演出,一边给来自加拿大的外孙女爱莎讲解石牌的民俗故事。爱莎是第一次回村里,她一直跟着巡游队伍,兴奋地说:“太好玩了,比游乐园还有意思。”
任女士来自新疆,去年偶遇了石牌村的“北帝诞”巡游后,被深深震撼。得知今年石牌村继续举办巡游活动后,她特意带着女儿前来一同感受。她表示:“和孩子一起参加这样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我希望这份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女儿心中生根发芽,让她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
每年巡游活动期间,许多石牌村民都会从全国各地赶回家乡,而一众“新石牌人”也积极参与其中。北帝巡游活动不仅成为连接石牌村民情感的精神纽带,更成为助力岭南文化闪耀湾区、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在北帝诞活动后,接下来石牌村还有“娘妈诞”巡游祈福活动、端午龙舟系列活动、村民运动会等传统文化活动。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钻莹)
沙湾献上飘色“艺术大餐”
沙湾飘色巡游活动。
昨日下午,尽管天气微冷,沙湾古镇却热闹非凡,“文化赋能百千万・沙湾飘色展风采”——2025年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飘色巡游活动在此盛大举行,众多群众纷至沓来,共赴这场民俗文化盛宴。
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响起,巡游拉开序幕。此次巡游路线从玉虚宫延伸至三桂路,全程1.7公里,21板飘色与4个特色方阵依次亮相,为市民呈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大餐。每一板飘色都形态各异、造型独特,从神话故事到历史传奇,从民间习俗到现代生活,丰富的题材在飘色上一一展现。
这些飘色均由沙湾东村、西村、北村以及沙湾飘色协会精心打造。创作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从设计构思、人物造型,到道具制作、演员排练,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无数心血,充分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与团结协作精神。
沙湾街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沙湾、认识沙湾,感受沙湾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同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增强大家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鼓励大家积极投身家乡建设。”
近年来,沙湾街积极推动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去年揭牌“沙湾非遗古镇”文旅名片,广东醒狮、广东音乐、沙湾飘色、鱼灯、砖雕等传统民间艺术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攀升,古镇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北帝,象征力量与正义。在岭南,因其司水职能,被视作庇佑沿海和河网地带居民的水神。农历三月初三,岭南水乡有拜北帝、祈求风调雨顺的传统习俗。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何洋、谢展鹏)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骆昌威、苏俊杰、高鹤涛、陈钧圣 通讯员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