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之际,国家癌症中心肿瘤防治“直通车”携多学科专家团队走进深圳大学校园,以“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了一场集科普宣教、义诊筛查、健康挑战于一体的大型公益活动。共同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下称:肿瘤医院)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防癌抗癌的科学理念和实用健康服务送到师生身边,助力筑牢校园健康防线,为年轻群体注入科学防癌的“强心剂”。
深圳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殷涛在致辞中表示,期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深圳大学与肿瘤医院的战略合作,携手打造“校园—医院—社区”三级防癌网络,为建设健康中国共同贡献力量。
肿瘤医院院长王绿化指出,高校是防癌科普的关键阵地。大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传播力强,是推动全民健康意识提升的重要力量。他呼吁广大师生掌握癌症防治科学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并成为癌症防治知识的传播者和健康生活的倡导者。通过“1+N”链式传播模式(即1名学生影响N个家庭成员),增强全民科学防癌意识,形成防癌抗癌合力,让健康理念从校园延伸至家庭与社会。
科普讲堂:讲解医学新知识 传递防癌新理念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新生态正逐步形成,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入,正推动医学教育向创新实践与全球视野迈进。当下医学教育要培养既能“治病救人”又能“推动医学进步”的领军人才。
科普讲堂上,肿瘤医院院长助理、质子放疗中心主任金晶教授以《肿瘤放疗那些事》为题,讲述了肿瘤放疗的高精尖技术,并分享了“治癌利器”——质子治疗的原理与优势。肿瘤内科秦燕教授从“行医不研则庸,研而不行则妄”切入讲解了《临床医学与临床研究》,展示了医学实践与学术的双向奔赴,强调了科学防癌与临床研究的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设置了防癌早筛台、义诊区与健康管理咨询区,为师生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务。医院体检科团队现场指导师生使用“中国居民癌症防控行动”小程序,完成个性化癌症风险评估,并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测,发放大便潜血检测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提供精准的防癌建议和随访提醒。
义诊现场,来自胸外科、放射治疗科、头颈外科、乳腺外科、中医科、营养科等8个科室的专家们,针对深大师生体检报告中常见的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等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化解师生的健康焦虑,并为他们提供专业诊疗建议及随访监测方案与日常饮食注意事项指导,让师生们在校内就享受最优质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了健康服务“零距离”。
当天,活动现场共计发放《癌症防治核心知识手册》《常见高发癌症筛查指导手册》500余份。科普资料进一步普及了师生的癌症防治知识,帮助大家建立科学的健康认知。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轩慧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