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钗记》里,梁晓莹深厚的长水袖功底令人拍案叫绝。
5月10日至11日,一级演员梁晓莹携《观音情度韦陀天》《荆钗记》两台大戏登上广东粤剧院·名家演出周舞台,在水袖翻飞间演绎情与义的唯美回响,精彩演出引发现场掌声如潮。
两晚演出高朋满座,既有白发戏迷拄拐赴约,亦有年轻观众结伴打卡,更有从中山、深圳、吴川、江门、东莞、香港、成都等地专程赶来的戏迷,只为亲睹梁晓莹的风采,感受她对粤剧艺术的精彩诠释。
在《荆钗记》里,梁晓莹深厚的长水袖功底令人拍案叫绝,在“投江”“祭江”等场景,水袖翻飞如流云涌动,不仅展现了钱玉莲的忠贞刚烈,更通过细腻的动作将人物复杂的心境精准地传递给观众,使现场观众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
演出的成功,离不开梁晓莹30年如一日的坚守与热爱。从13岁以插班生身份进入广东粤剧学校,面对差距拼命追赶,到如今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她孜孜以求,粤剧早已融入她的血液。她始终秉持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信念,不断突破自我,诠释着对粤剧的执着。
“看到观众们这么热情,我感觉一切付出都值得了。”梁晓莹分享道,“这两部剧伴随我成长,融入了我的理解与情感。舞台上,我与角色对话,也与观众们的心灵共鸣。我很感恩有这个机会,能与这么多热爱粤剧的人一起,把这门传统艺术传承下去。”她还特别感谢了广东粤剧院这个大家庭:“无论是剧校时期的师兄师姐,还是剧团里的前辈同事,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让我不断进步。从灯光、音乐到服装道具,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一台好戏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戏迷共情,好评如潮
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79岁的何奶奶和家人专程前来看戏:“我从小在广州长大,跟着爸妈看粤剧,后来定居香港。这次我专门从香港回来,连看两晚梁晓莹的戏。”她说,“现在粤剧的服装、化妆都太漂亮了。这场戏让我想起小时候看大戏的时光,真的好开心。”
因粤剧《牡丹亭》喜欢上梁晓莹的司司感叹:“梁晓莹老师的水袖如行云流水,看似轻盈实则需极强控制力,中国文化的美学底蕴令人惊叹。”
“这是我第一次看梁晓莹的戏,她的台风、表演都很吸引人。”陪同母亲前来观戏的刘先生表示,“梁晓莹演戏时特别投入,表情、唱腔都把我带入到戏里,感染力超强。”
“粤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荆钗记》这部戏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华丽的戏服、精美的头饰,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传统戏曲的精致与典雅。”来自成都的戏迷小晟点赞道,“音乐紧紧地抓住了我的情绪,让我随着剧情的发展或喜或悲——王十朋和钱玉莲夫妻的对唱中居然还有《真的好想你》的旋律,很惊喜很好听很喜欢!”
陈先生表示:“现场好多年轻观众,我相信粤剧会越来越有生命力,传统文化也会受到更多关注。”
自2019年开启以来,广东粤剧院·名家演出周持续赢得跨地域、跨年龄层观众的热烈追捧。六年间,十余位戏曲名家轮番登台献演,他们以精湛的唱功、细腻的表演,将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收获了“场场爆满、好评如潮”的口碑。
据悉,6月6日至7日,实力派粤剧名家冼鉴棠将携《程婴救孤》《光绪皇夜祭珍妃》登台广东粤剧院·名家演出周,为戏迷们带来非同凡响的艺术享受。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素芹 通讯员 林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