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1月26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有记者提问,春季发生食源性疾病概率大吗?家庭中有哪些常见的食品安全风险?应该如何预防?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刘兆平表示,从监测数据来看,春季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比夏秋季节要低,但仍不能掉以轻心。家庭中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原料有问题,二是制备不规范。
在原料方面,最常见的就是采摘食用不认识的野菜和毒蘑菇。有些野菜含有微量天然毒素,如果烹饪不当或一次食用量过大会引起中毒;有些有毒植物与蔬菜的外观相似(如毒芹与水芹),误采误食后会引起中毒;家庭自采误食野生毒蘑菇也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自己不熟悉、不认识的野菜和野蘑菇。不要自制乌头药膳、药酒,也不要购买食用来路不明的药膳、药酒。
在制备方面,最常见的因素是菜豆没有烧熟煮透,过于追求颜色好看和脆口,菜豆中的有毒物质没有被破坏,食用时就会引起食物中毒。预防菜豆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充分烹调,确保烧熟煮透。另一个因素是家庭制备肉类食品时生熟不分。比如在冰箱储存时生熟混放或者改刀时砧板生熟不分,导致即食的熟食被污染。预防这类食源性疾病的措施是注意原辅料的清洁,保持制作过程卫生,避免生熟交叉污染,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总台央视记者 张萍 史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