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度大会暨AI背景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与交流”论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论坛汇聚了全国近200位教育专家、校长、教师及教育科技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
与会者合影
广州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广州幼专”)党委书记、行政负责人丘毅清作为特邀主旨演讲嘉宾出席论坛,并作题为《AI赋能教师发展与基础教育创新的融合路径探索》的演讲,系统分享了学校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实践,重点围绕三个方向展开:
数字赋能,构建“学前+艺术”新生态
广州幼专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重塑教师培养体系。具体举措包括:利用VR数智器乐实训室开展虚拟乐器教学与智能乐谱分析;依托学前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通过沉浸式模拟技术还原真实场景并优化工作流程,显著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目前,学校已建成200余间希沃智慧教室及多个数字化教学场所,构建起立体化的数字教学空间。
广州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行政负责人丘毅清作主旨发言
产教融合,拓展AI育人新场景
作为全国数字演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广州幼专联合200余家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将AI技术贯穿人才培养“岗课赛证”全链条。学校推动“1+X”证书制度与课程体系深度融合,组建创新团队开发教学案例集,并探索运用AI技术复原非遗乐器音色,助力岭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
聚焦需求,打造AI赋能新范式
面向基础教育一线需求,广州幼专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着力构建“AI+早期教育”智能支持体系,有效提升教师观察与评估效率。同时,学校实施“教师数字素养跃升工程”,通过沉浸式培训与资源共享平台,系统性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AI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创新,拓展服务基础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丘毅清表示,本次论坛为广州幼专与省内外教育同仁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学校未来将持续以“数字+学前+艺术”为发展主线,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