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校园内练习凳板龙舞。
今年春节期间,由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组织开展的龙舞(凳板龙)非遗民俗巡游活动,让人眼前一亮,这支走街串巷的舞蹈队伍主要由当地小学生组成,独特的花样“龙舞”在和平县城轮番上演,闹春场面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驻足观赏和围观拍照。
始于明清 曾盛极一时
据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舞(凳板龙)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平县文化馆副馆长王小曼介绍,流传于河源市客家地区的少儿民间表演艺术——和平县阳明镇龙舞(凳板龙),自明清开始出现,上世纪五十年代盛极一时。
王小曼告诉记者,早在明清时期,每逢新春佳节,和平县舞龙、舞狮等各种民间艺术在县城游遍大街小巷。好学好动的孩子们身穿新衣,满街追逐看舞龙,情不自禁地拿起箩筐模仿大人舞狮,甚至用长凳模仿大人舞龙,边舞边唱着童谣,凳板龙由此衍生。据了解,凳板龙也叫龙舞,是和平县民间艺术中比较有特色的民间舞蹈,在河源市仅和平县独有。逢年过节,充满童趣的龙舞(凳板龙)便会“走”上街头,由当地老艺人或老师领队,组织学生上街巡游,舞蹈队伍边舞边唱,妙趣横生。
王小曼称,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平县阳明镇老艺人黄锦源将凳板龙艺术加工整理,与“三脚班”中的生、旦、丑三角色融合在一起,配上锣鼓边唱童谣边舞表演。2004年在和平县文化馆的改编下,龙舞(凳板龙)改唱童谣为采茶歌,歌词唱十二月歌,曲调为采茶曲调。表演时前面两个花旦各举一个凳脚,后边一个丑角双手举两个凳脚,现场配上锣鼓伴奏,以转身、穿插为主,先拜东南西北,然后舞动凳板穿花表演,边舞边唱,如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舞台龙舞(凳板龙)表演艺术。
龙舞(凳板龙)成为省级非遗
“2007年,和平县文化馆开始对县里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普查时,发现龙舞(凳板龙)这项少儿民间舞蹈艺术开始日渐式微。”王小曼告诉记者,之后,和平县文化馆多次走访了阳明镇龙舞老艺人,发现许多老艺人已经去世或已不再领衔登台,这项艺术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2018年5月,和平县龙舞(凳板龙)被广东省文化厅正式公布为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和平县文化馆将舞蹈重新配乐、编排,将龙舞(凳板龙)再次搬上了舞台。
王小曼称,龙舞(凳板龙)现在已成功扎根于校园,由和平县阳明一小、阳明五小、上陵中心小学等多所学校学生传承表演。2013年,凳板龙传习基地在和平县阳明一小落地成立,从此,凳板龙舞蹈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如今,和平“凳板龙”舞蹈队每逢新春佳节都积极参与省、市、县的各项活动,深受各地学生家长和群众的好评与喜爱。
此外,和平县文化馆近年还与河源市理工学校等多所学校进行了合作,让和平龙舞(凳板龙)走进校园,成为了学生舞蹈队当前必学的课内或课外内容,合作单位将龙舞(凳板龙)以课题形式引入学校,相继创立了“凳板龙”舞兴趣小组,从而开启了和平龙舞(凳板龙)的校内传承。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朱景优、朱玉蕾、吴礼城、王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