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9时,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20位政协委员围绕一系列改革发展热门话题建言资政。值得关注的是,多位委员在发言中提及教育、医疗、社区等民生工作,就学校“如何从‘知识导向’转为‘素养导向’”、人们“如何在‘家门口’看好病”、社区“如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等问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共话新年新期待。
王恩科:科学教育要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
广东省政协委员王恩科是华南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他在发言时指出,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全面做好青少年科学教育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实践担当。他认为,广东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通过落实"双减"政策、创新教育模式等举措,科学教育"加法"已取得不俗成绩。但目前要更好发挥科学教育的先导功能,为国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创新探索路径,还需正视广东省推进科学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王恩科直言,目前科学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科学新课程方案实施细节尚待完善,部分学校对科学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科学课程被视为“副科”,此外,科学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家校社协同推动机制不够健全,全社会海量科教资源尚未实现统筹开放和高效利用,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他表示,接下来应当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做好广东省科学教育工作,大力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
王恩科建议未来可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强宣传引领,建立科学课程实施监督评价机制,确保课程方案全面落地;强化师资培养,完善科学教育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探索“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师项目;推动校家社协同,鼓励中小学打开校门进行科学教育,打造"家门口"的科学教育阵地;深化区域协同,通过建立跨区域科学教育联盟,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的扶持力度,同时深化与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大湾区科学教育事业发展。
王恩科
黎锦城: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让老百姓有“医”靠
广东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委员黎锦城在发言中指出,在"家门口"看好病是基层群众的朴素心愿,也是党和政府的工作目标。他认为,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下称 “医共体”)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已建成81个医共体,覆盖65个县(市、区),在行政、人员、财务等多个方面实现统一管理,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分级诊疗新局面。
但从整体来看,医共体建设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和工作短板,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黎锦城表示,当前“三医”联动改革政策赋能不足,推进组团式帮扶过程中,人才下沉时间不足、形式单一,“造血”作用发挥不足,群众还无法在家门口获得更专业的医疗服务。乡村医生队伍技术力量薄弱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居民健康数据大量沉积,数据应用场景偏窄,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方面应用不够,信息化诊疗手段离好用还有一定距离,发展不平衡和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建议加强‘三医’联动改革政策赋能,扩大医保总额付费试点范围,让更多的医共体享受改革红利。”黎锦城说,此外,“建议优化组团式帮扶的人员组织工作,进行‘造血式’医疗人才培养,完善乡村医生培养和养老退出机制;推动健康医疗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将医疗机构信息共享范围扩展到县域医共体内县镇村三级医疗网络中;建立精益高效的县域医共体治理机制,通过完善薪酬制度、提升人才能力等举措,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黎锦城
谢光强:让一线基层有更多时间精力服务群众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工业大学知联会副会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谢光强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广东在基层治理领域积极探索,发展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果。与此同时,社区治理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城市发展课题。他表示,在看见成果的同时,也要意识到接下来在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更好助力“百千万工程”、共筑和谐平安广东方面,广东省基层治理工作仍面临不少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谢光强建议,接下来应当完善协同机制,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通过建立条块协同、权责明晰的各部门联动管理机制,有效整合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社区、企业、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形成治理合力;此外,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和规范建设,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持续推动党建引领下社区多方参与的民主协商,成立民情调查队,设立“有事好商量”居民议事厅,发动社区能人参与议事协商,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此外,他认为,接下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持续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时间、精力为居民群众服务,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现场观摩等方法,增强社区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构建“居民事、居民办”的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借鉴兄弟省市“六个点”共商共治基层治理模式,即政府补一点、街道奖一点、单位帮一点、社区筹一点、业主出一点、物业搭一点,遇事统筹各方力量齐抓共管。
谢光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