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在广州大剧院连演40场,成为现象级演出。今年1月7日晚,该剧带着更璀璨的光芒与深厚的情感,再次回到广州这座城市。盛大的表演将持续到1月26日收官,以24场次的演出陪伴观众共迎新春。首演当晚,广州大剧院在歌剧院前厅,设置了很多供观众打卡的装置。在售卖《剧院魅影》衍生品柜台的旁边,广州原创音乐剧《雄狮少年》的装置前,也有很多年轻人在拍照打卡,“《雄狮少年》回来了,要再刷!”
当日11时,音乐剧《雄狮少年》启动第二轮开票。3月,作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参演剧目,爆款“出圈”的《雄狮少年》将回归广州大剧院的舞台,并从湾区出发,开启第二轮全国巡演。
《雄狮少年》剧照 受访人供图
国内外名团名家名剧纷纷“打卡”广州、演艺市场供给丰富多彩的同时,广州出品的文艺精品亦熠熠生辉、绽放着夺目的光彩,甚至不断向外“输出”广州文化的精气神——这,是“不一样”的广州。
老城广州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其海纳百川、多元包容的精神气质,又时刻迸发出创新的活力。广州文艺院团深挖岭南文化、湾区文化,持续拓展原创发展空间,以创新精神打造的一系列文艺精品兼具时代魅力、岭南风情、广州特色,纷纷强势“出圈”。
《英歌》剧照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通讯员 侯扬/摄
“滚烫的血液在鼓点中燃烧,三江出海心还是记挂故乡。”大型民族舞剧《英歌》在广州大剧院高燃公演,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独具匠心的舞台演绎和艺术呈现,传播到五湖四海。该剧公演一票难求,观众好评如潮,行业内外引起极大关注。2025年2月,《英歌》将从大湾区出发,开启全国巡演。
欧阳山的长篇小说《三家巷》是一部经典之作。话剧《三家巷》将欧阳山设置成剧中的一个角色,让他讲述百年前广州进步青年的热血青春,引发了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思索与共鸣。
粤剧《双绣缘》剧照 受访者供图
广绣、南拳纷纷登上“世界非遗”粤剧的舞台。入选中国戏曲文化周“精品大戏展”的粤剧《双绣缘》,是一台清新唯美、浪漫温馨的新古典韵味大戏。第九届羊城粤剧节开幕大戏粤剧《南拳》,则被誉为粤剧舞台上的热血“动作片”。
交响曲《追光》由青年作曲家龚天鹏创作,这位“90”后作曲家多次在广州采风,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融入音乐之中。
广州,人文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部部广州原创精品,面向世界生动讲述着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州故事,既接地气又有口碑,呈现形式也更加年轻化、沉浸式。在不断求变的背后,不变的是贴近人民的创新精神,以及广州这座城市的底气和自信。
林凯彬
广州粤剧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林凯彬:
蛇年春班开年戏会极具仪式感
变与不变,关乎文艺创作导向。广州粤剧院的不变,是初心不变,传承不变,粤剧的魂不变,包括表演程式、唱腔,我觉得是不能变的。这是广州粤剧院建院以来一直坚守的路线,也是新时代应该一直坚守的,是一个守正的过程。
时代在进步,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在变化。创新,成为必然。我们去年新创的两部粤剧,就是以此为出发点。《双绣缘》以唐代广绣始祖卢眉娘的故事为切入点,以唐代名画《捣练图》为灵感,来展现唐风古韵。该剧在服化道、舞美、舞台形式方面,都按照目前舞台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更多的改变、创新,也从其他的戏曲门类汲取了一些新的呈现形式。《南拳》,是粤剧与南拳的结合,舞台呈现上有武术的融入。演员们也经过了武术训练,展现了阳刚勇猛的南派粤剧技艺。这是我们在不断发展中寻求自我改变、提升的一条路径,这是粤剧的变。
《南拳》剧照
未来,广州粤剧院继续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会对传统的剧目进行复排、传承,让其能焕发出新的活力。让老戏焕新生,这是传承粤剧应有的坚持。
今年是红线女诞辰100周年,我们会围绕这个主题来作经典剧目的复排,目前立项的是《昭君公主》,由红派艺术第三代传人李嘉宜主演,同时也会排青春版的《搜书院》,到了11月、12月,会进行马、红流派精品剧目的展演。马、红流派剧目《关汉卿》《山乡风云》《刁蛮公主戆驸马》《焚香记》等,我们都会在展演期间复排,也希望给年轻的粤剧从业者更多机会。不变的是经典剧目,变的是这些青年演员的演绎。
一脉相承,除了老戏的复排,粤剧的传承还需要更多系统的、理论的支撑。历时8年编纂、去年11月竣工的五大卷《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工具书,我的办公室就有一套。《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涵盖了粤剧表演艺术传承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在粤剧的“不变”当中有了可遵循的典范和依据。
我们也会不断谋求新的创作方向,跟不同艺术门类作更多融合,包括剧目类型、演绎形式等。舞台呈现的创新之下,新时代的观众依然能感受到“这是粤剧的”。在传播方面,我们会尝试跟更多不同的团队合作,跟科技的融合,跟新的声光电的形式结合,可以丰富粤剧的表现形式,比如,“梅花奖”得主吴非凡以“白蛇”形象和游戏产生联结,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感受粤剧、爱上粤剧。
《南拳》剧照
常演出,常进步。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让剧院能有更多的演出,更多地跟市民朋友见面,所以我们蛇年春班依然红火热闹。开年戏之前舞狮,是戏曲很隆重的一件事情,粤剧的传统也有这样一个仪式。为了让市民了解粤剧的传统,同时让我们的舞台呈现更加有品质,大年初二我们将在江南大戏院举办舞狮采青、传统例戏《跳加官》表演、“梅花奖”得主倾情献演等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也让演员对粤剧产生更多的敬畏心。
去年的第九届羊城粤剧节有一个亮点,就是首度亮相的粤剧嘉年华。这也是未来艺术的趋势——跟商业、旅游融合,一起把艺术传播得更广,让艺术的种子播撒进市民游客心中。这是文商旅融合的一次小小尝试,效果非常好,我们未来会在这条路径上进行更多探索。
陈睿
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音乐剧《雄狮少年》制作人陈睿:
文艺精品提升城市IP辨识度
近几年,观众群体的年轻化是我感受到的最直接、最深刻、最显著的一个变化——观众更新迭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剧院,成为艺术消费最主要的群体,这也是城市年轻、有活力的一个体现。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24年我们第一次尝试引进了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蝴蝶梦》,来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你能想象吗?德语音乐剧的谢幕,全场观众大合唱,让我们这些从业多年的剧场人士都非常震惊。这说明了观众的年轻化,也说明年轻观众的素质非常高。
这两年我们也做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的项目,包括我们广州本土原创的舞台精品,比如根植于文化传统的音乐剧《雄狮少年》、舞剧《英歌》,这些国风国潮,百分之八九十的观众都是年轻人。
我觉得这是市场培养的一个结果。广州大剧院开业15年,经过这些年的市场培养,年轻观众包括学生群体走进剧场已成习惯。当然年轻人进剧场看的,一定是他们喜欢的,爆款剧目他们还会多次来“刷”。
这几年广州大剧院向创作型剧院转型,在全国的院团中也是比较领先的。我们依托广州城市文化进行创作,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就彰显了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和人文风采。音乐剧《雄狮少年》也源自岭南本土文化,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雄狮少年》今年将从广州出发,开启第二轮巡演,计划在广州、上海、长沙、深圳演出,未来会陆续“解锁”更多城市。
广州大剧院这两年在节目的策划选择上,也一直在做年轻化的尝试。比如我们原创的几部小剧场喜歌剧,把剧场变成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的沉浸式互动现场。我们也在探索现在年轻人比较关注的演艺新空间,在进行一些尝试。
同时,我们也在做文创开发,比如广州大剧院IP、剧目IP的周边。以前做传统演艺时,我们不是特别注重这些衍生的东西,现在年轻人喜欢,我们就把它开发出来。
我们也很注意观众进剧场的体验式服务。现在很多剧目,我们都会做一些供年轻人来剧院打卡的产品、装置——这些细微的服务优化,年轻人其实特别在意。他们停留在剧院的时间可能更长了:开场前、中场时、演出后,观众会在歌剧厅前厅设置的装置打卡、互动和交流。我感觉,年轻人特别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衍生的内容跟剧目、跟剧场,产生更多的互动和联系。
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说明广州演艺市场还是有很大空间的。文艺精品有助于城市IP辨识度的提升,比如广州本土原创文艺精品《醒·狮》《英歌》《雄狮少年》,都很有广州特色。本地观众喜欢,外出巡演也很受欢迎。传统文化呈现于舞台,受到年轻人欢迎,我们的骄傲与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庞冠宇
广州歌舞剧院荣誉典范首席舞蹈演员、《英歌》主演庞冠宇:
通过《英歌》让更多观众了解历史
我在舞剧《英歌》中饰演父亲陈文耀。
在我看来,《英歌》是一部有很强岭南味道的家国大片。作品里,陈文耀一直引领着儿子陈心远去敲击英歌槌,父子之间的情感很动人。
导演反复跟我们强调,情感一定要大于动作,舞蹈动作要体现情境的表达,因为我们刻画的是人物。所以在《英歌》的创排过程中,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接触人物、寻找人物、定义人物。有一个不断提高、不断精确、不断靠近剧本所设定人物的过程,希望我们扮演的人物在舞台上更加鲜活。同时也希望通过《英歌》这样的作品,让更多观众了解那段历史、重视那段往事,更重要的是珍惜当下生活。
其实像英歌这么大的文化IP能做成舞剧是很难的,好在前期我们做了很多采风,也对英歌舞的打法和动作套路有系统训练。我们把独特的民间味道的动作提炼出来,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让动作更具有舞台性和多样性,并形成独属于舞剧《英歌》的舞蹈语汇,最终让这些有浓郁民间气息的独特舞蹈语汇和取材于潮汕文化的舞美装置更好地服务于舞剧内容的舞台表达。
对于我来说,一连参与《醒·狮》《龙·舟》《英歌》三部岭南文化题材舞剧作品,是一种幸运。舞台上的阿醒、苏沫、陈文耀,都和我的现实生活、人生成长轨迹有某种程度的契合。我不希望自己仅限于某一种角色,阿醒、苏沫、陈文耀是不同面的我,也是我希望向观众展示的“多面”。
在参与这三部舞剧的创作、表演中,我对岭南文化有了更多了解,对于广州这座城市也有了更多了解。这三部岭南作品,让我把根牢牢地扎在岭南文化的土壤里。未来的创作中,我一定会努力向阳而生。
陈芊晓
通信行业的戏剧爱好者陈芊晓:
本土风格作品要让更多年轻人看到
我真正走进剧场是从一张“赠票”开始的。因为那个被打动的瞬间,我成了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的“铁粉”。自2015年开始,我已在广话看了37部话剧。
去年看了广话的两部新创剧目——《三家巷》,以及以香港达德学院为题材的《向南,向北》,我都特别喜欢。舞美设计、故事讲述都很棒,打破了我以往对主旋律作品的刻板印象,我真心觉得好。这两部话剧也很有本土风格,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看到。
去年9月,《三家巷》在广州大剧院首演,我看完了第一场,就立刻想给爸妈买第二天的票,但是已经没有什么好位置了。戏一开演,有了口碑,门票自然被疯抢。
我感觉当下走进剧场的观众已经从“职场人群”不断往“学生群体”发展,作为一个戏剧爱好者,我觉得挺开心的,因为好的文艺演出被更多的人看到了。而且,那些应该让新一代人了解的历史,也正在以更具象化的方式传递给他们。
我的爱好比较广泛。备受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剧走出常规剧场,衍生出能拉近观众与演员距离的沉浸式、环境式舞台。在北京路,我看过几场这样的演出,体验感很好。听朋友说,广州大剧院制作的、在实验剧场上演的几部喜歌剧,也非常有沉浸感,我也想去试一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素芹、莫斯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