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坤明到惠州调研
坚持产城并举城乡并重陆海并进
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林克庆参加
大洋网讯 3月26日至27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惠州市,先后前往博罗县、惠城区、仲恺高新区、惠东县、大亚湾经开区,深入镇村、企业、文化展馆、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省委工作部署落地见效,加快惠州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进行调研,强调惠州要扛起开拓进取、干出新业的历史责任,坚持产城并举、城乡并重、陆海并进,不断夯实现代化建设硬实力,努力在全国城市发展百舸争流中进位争先,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多作贡献。省政协主席林克庆参加调研。
惠州人文荟萃,历史上多位名人雅士曾在此寓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黄坤明来到罗浮山脚下的葛洪博物馆和位于惠城区的东坡祠、东坡纪念馆,听取讲解介绍,浏览展览和馆藏文物,详细了解葛洪、苏轼的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和对惠州的历史贡献。他指出,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文化交流,塑造和丰富了岭南文化的内涵与特质,充分证明文化只有在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中才能生生不息,启示我们要与时俱进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章,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黄坤明还实地察看场馆附近的古树名木、文化遗存、考古遗址等,询问了解保护修缮及活化利用情况,强调要一体保护好文保单位与周边环境,加强整体设计与管护,打造独具风韵的特色文化地标,进一步擦亮惠州的历史文化名片。
打造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是我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黄坤明非常关心这项工作的推进情况,乘车沿着引领区规划建设的旅游公路,一路察看文旅资源开发、特色景观营造、农房风貌管控、镇村绿化美化等工作,并来到博罗县横河镇郭前村上良小组,考察当地发展民宿产业、户外运动产业和打造未来社区的做法。该村在推进农房风貌提升中注重遵循自然肌理,保留乡土元素,并将本地生产的小青瓦用于屋顶房檐的建设改造,黄坤明对此表示肯定,指出要从历史沿革和村情实际出发,坚持经济实用原则,就地取材用材,充分激发乡村工匠、传统艺人创新创造活力,让村容村貌成为特有审美标识,更好活态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走访中,黄坤明与进驻村中的户外运动经营者亲切交流,叮嘱他们要把赛事活动的安全运营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更加注重做好联农带农工作,为村民增收多作贡献;并与村“两委”干部就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强化耕地保护、做好污水处理等事项进行探讨,希望他们把班子建好建强,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齐心协力办好村里的事,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乡亲们的日子更有奔头。
新能源新材料是惠州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拥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黄坤明先后来到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以及落户园区的惠州博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现场观摩自动化流水线和化工生产装置,察看主营主销产品,询问了解原材料供应、产能规模、产品性能和市场布局等情况。他希望企业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强化生产装置的安全管理,抓好试产项目管控,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同时发挥好长期深耕形成的积淀和优势,持续在新品研发、品质提升、工艺改良、技术改进上下功夫,把制胜市场的“独门绝技”磨练得更加高超,驱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和惠州把绿色石化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更好融合起来,瞄准补齐产业全链条精准招商,增强上下游配套能力,进一步扩大产业集聚效应。
近年来,惠州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引进一批龙头产业项目,为未来发展积蓄后劲。润泽(惠州)国际信息港项目定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超大规模智算集群,黄坤明走进中控室和已建成的数据中心,察看机架设备,了解算力规模、服务场景等,勉励企业抓好项目交付投产,紧密对接湾区智算需求,努力提供绿色安全、稳定可靠的算力服务,更好满足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拓展需要,高效赋能千行百业。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建设现场,黄坤明察看工程进度,询问二期计划推进情况,希望企业经营者抓住大湾区广阔市场机遇,扎根惠州安心发展,毫不放松抓好先期装置安全运行,尽快实现一期项目整体投产达产,前瞻做好二期项目准备工作。要求省市合力做好服务,创造良好条件确保项目高效顺利推进。
调研期间,黄坤明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做好新形势下惠州各项工作。惠州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汇报工作情况,并提出需省支持协调的事项;省直有关部门现场回应并作工作安排,与会同志结合岗位和工作实际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黄坤明与大家一道深入探讨,共同谋划如何推动惠州更好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他充分肯定惠州近年来各项工作取得好成绩、各项事业呈现好态势。他指出,惠州在全省的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锚定万亿元级城市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只争朝夕加油干,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延链壮群和精耕深挖两手抓,做大做强石化和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紧紧依靠科技“育新”,强化周边“引新”,深化服务“助新”,协同深莞打造珠江口东岸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带,不断开辟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坚定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要潜力,持续拓展蓝色发展新空间,努力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制造强市。要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着眼做强县域经济,坚持分类指导,建强产业园区,走好集约集聚集群发展路子,打造更多国内省内强县强区;高标准高水平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突出内涵突出品质,更好带动全域提升县镇村建设水平;深化“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进一步激活要素、激活体制、激活力量,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要按照特大城市的远景目标,打造高品质现代化城市,以做强中心城区为主抓手,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着力打造山水之城、人文之城,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惠州高质量发展。
省领导冯忠华参加调研。
(徐林、骆骁骅、岳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