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午后,茂名电白区天空大致多云,28℃的气温搭配2—3级的东北风,59%的相对湿度营造出宜人的舒适氛围。在电白区荔枝公园内,随着最后一名参赛选手奋力冲过终点线,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首个群众赛事——定向项目,在运动员挥洒的汗水中、观众的热烈呐喊声里落下帷幕。记者从广东省气象局了解到,这场赛事的顺利收官,背后是茂名市气象部门在主汛期强对流天气频发的严峻考验下,以精准预报和专业建议筑牢的安全屏障。
时间回溯至5月9日化州赛区,一场强对流天气的“突袭”令人揪心。赛事前夕,卫星云图清晰显示,南海季风裹挟着庞大的暴雨云团正汹汹逼近。茂名市气象部门迅速启动省—市—县三级视频会商机制,气象专家们通过多轮分析研判,在开赛前一天便精准锁定了强降雨的具体时段。气象预报团队再接再厉,对赛道区域进行分钟级降水预报和风力动态监测,并加密制作逐小时精细化气象服务专报,将天气变化精确到分钟级。
5月8日,十五运首日赛事结束后,竞赛委与茂名市气象部门预报团队沟通9日强对流天气的影响 茂名市气象局供图
“预计9日7—10时,体感湿热,需注意防暑;10—13时,天气将由多云骤转为大雨到暴雨,还伴有雷暴大风。”由于定向运动对气象条件极为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运动员安全,气象预报团队争分夺秒,第一时间向竞赛委提交了详细的天气影响决策建议,为赛事风险防控措施的提前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此外,赛区现场精心布设的移动气象站化身“气象哨兵”,实时紧盯风速、气温、空气湿度等关键气象要素数据,并将信息同步回传至场内显示大屏,让竞赛委、运动员和现场保障人员对天气状况了如指掌。
5月10日,茂名新一代天气雷达成功抓取首张雷达图,配合赛区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等先进“科技装备”,实现对天气演变过程的精细捕捉,为5月11日赛事和闭幕式的天气预报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5月10日,茂名市气象部门设备保障人员在赛区现场布设便携式自动气象站 詹国伟摄影
据介绍,从开幕到闭幕,短短四天时间里,茂名市气象部门全情投入、高效运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服务成绩单:累计发布《十五运群众赛事气象服务专报》11期、《十五运群众赛事精细化气象服务专报》26期、《十五运群众赛事逐日污染气象条件专报》3期,发送天气预报短信38条、靶向短信1条覆盖5000余人次;逐小时多要素气象预报不断滚动更新,递进式预报服务持续优化预报结论,对赛事高风险时段更是进行着重标注提醒。全面、精准且贴心的伴随式气象服务,收获了竞赛委员会和运动员们的广泛赞誉与一致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力保障赛事的同时,茂名市气象部门还心系当地产业发展,同步为赛区沿线的荔枝、化橘红果园量身定制采摘期气象服务。通过专业的气象指导,帮助果农及时规避风雨灾害,真正实现了“赛事安全”与“产业增收”的双赢局面,用气象力量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郝倩楠、莫梁狄、张兴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