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节前后,广州许多地方都会“风雨不改”地举行扒龙舟活动。
今年,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广州车陂、猎德、杨箕等多个街、村均已发出通知,明确取消今年端午龙舟活动。
没有龙舟活动的端午,你是否觉得有点乏味了呢?其实对于有些年轻人来说,即使端午龙舟活动取消,龙舟“周边”仍然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主题之一。
何凤婷:
戏服厂里绣出精致罗伞
河涌之上,锣鼓喧天,各村龙舟驰骋而过,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风景线。
然而,站在岸上喝彩的观众们怎样才能认出自己村的龙舟呢?小编告诉你,那就得看每条龙舟上争奇斗艳的罗伞和旗帜了!
每年春节过后,位于广州越秀区的状元戏服厂就要开始筹备各个村端午罗伞的订单。戏服厂的负责人何凤婷说,戏服厂从诞生之时,就是以刺绣品为生,不仅制作戏服,还生产民间节庆用品。因此,他们每年都会坚持制作端午罗伞。
“各处乡村各处例。”何凤婷介绍说,罗伞上的图案一般是根据村留存的传统而定,基本有双龙、双凤、龙凤、八仙、百雀、麒麟、仙女等等,代表着传统吉祥寓意。“这种传统是流传了很久的,有的村会根据旧罗伞的配色、图案,每年或者隔年进行更换。所以,每条村的罗伞都有各自的特色。”
作为状元坊戏服厂的“当家人”,从接订单、买原料,到设计、加工,每一道工序何凤婷都有所参与,亲力亲为。作为“90后”,何凤婷感受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主动去传承传统文化。
每年端午节,戏服厂都会接到许多来自广州及周边地区村子的罗伞订单。近年来,何凤婷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一些年轻人接手了罗伞订单的工作之后,反而会更希望找回传统。在何凤婷看来,这是年轻一辈对文化的传承:“不管是龙舟文化也好,还是戏服文化也好,其实都不想把先辈传承下来的东西丢失。”
端午节期间,许多地方因疫情防控需要取消了端午龙舟活动,罗伞订单也大幅减少。不仅如此,受疫情影响,今年各类演出和节庆活动纷纷暂停,这让以戏服为主要业务的戏服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面对目前的困境,无论戏服还是罗伞,何凤婷都不愿意降低产品的品质。她希望,未来能够争取更多订单,度过此次危机,让广州戏服制作工艺这一非遗项目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张剑辉:
小小龙舟承载浓浓端午情
今年看不到扒龙舟,有人却将龙舟“搬”了回家。
在番禺石碁永善村,有一位叫张剑辉的“90后”年轻人,痴迷制作“迷你龙舟”多年,他所制作出来的龙舟模型不仅精巧细致,甚至还能和真正的龙舟一样下水!
张剑辉工作的地方就在自家楼下,十来平方的地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摆满了切割机、木刨、彩绘颜料等工具。别看张剑辉现在做的每个模型都做得和真正的龙舟一模一样,实际上他却没有经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全靠自己在网络上自学制作方法,再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和摸索,练就如今的高超手艺。
从开料、拼板、上漆、装饰等,制作龙舟模型的工序不比做真正的龙舟少,每道工序都极其重要,而模型上的旗帜、罗伞、神龛等装饰还需精细的手工。在刚开始做模型的时候,为了做一个小罗伞,他还得一针一线地去缝制布料。
“一个人做坐下来工作时要非常安静,不算休息时间,一天要做十多个小时。”张剑辉说,龙舟模型制作程序复杂,没有耐心是做不来的。曾经有人来找他学习,却没有人能静心坐下来埋头苦干。
如果当年没有做这一行,现在会在做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张剑辉的回答非常坚定:“从未想过。”从做出第一条龙舟模型成品开始,他便认定这门工艺是自己要投入一生的事业。近两年,张剑辉的龙舟模型制作工艺越发精进,他也在尝试着做真正的龙头龙尾。他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对龙舟产生兴趣,互相交流,传承龙舟文化。
张伟潮:
雕刻的是龙头,传承的是文化
在距离番禺永善村30多公里外的黄埔下沙村,“80后”张伟潮也是一名龙舟文化的痴迷者,他所制作的龙舟模型和龙头龙尾更负盛名。
黄埔下沙村有着悠久的龙舟文化,在耳濡目染之下,张伟潮从小就对龙舟文化非常感兴趣。2010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为海珠区仑头村制作了3个新龙头,开始了自己制作龙头龙尾的事业生涯。
制作龙头龙尾是一个细致活,要经历选料、设计、开样、雕刻、打磨、上漆等多道繁琐工序,一个龙头所需时间短则3至4天,多则十来天。不过,对于张伟潮而言,每个龙头都有自己的特色,并没有非常严格的工序步骤,“每个龙头的形状都在我的脑海中,每个部分如何刻画都在心中。”
目前,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已经成功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找张伟潮制作龙头龙尾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今年,他的订单早在去年就已经排满,并未因部分端午龙舟活动取消而受到太大影响。
作为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在不断精进工艺的同时,张伟潮对于如何传承龙舟文化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龙舟是一项群体性很强的活动,所有的参与者才是这项文化的传承人。”张伟潮认为,要传播和传承龙舟文化,就要带动身边每一个人去参与。
张伟潮在这些年来的努力就是很好的例子。早在2006年,他通过网络集合起了一批龙舟文化爱好者,建立聊天群交流。2010年,他和一群龙舟爱好者成立了龙舟文化保育的组织。后来,随着人数增多,该组织在民政局正式注册,更名为“广州市龙舟传统文化促进会”,致力于推广龙舟文化。
龙头龙尾是龙舟的“灵魂”。在张伟潮看来,龙头龙尾不是简单的工艺品,更是传播和传承文化的载体,背后承载着不同村落的风俗习惯。所以,每制作一个龙头,张伟潮都要去了解这个村子的文化,然后将文化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当他将龙头交付给村民时,他们能够将龙头中所蕴含的故事和文化介绍给别人,口口相传下去。
“当一个东西富有故事,那它是否会更显得珍贵呢?大家使用起来是否会更加珍惜,更希望流传给下一代呢?这就是我希望的——将物件变为精神传承下去。我们做的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张伟潮这样说。
罗伞、龙舟模型、龙头龙尾,三件不一样的工艺品,三颗同样的传承之心。广州地区龙船竞渡的传统已有千年历史,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了保护和传承的主角,让这独特的龙舟文化不断延绵传承下去。
出品:大洋网
文:陈海敏
图、视频:袁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