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区庄,已有38年历史的老旧物业环东广场蝶变后焕发勃勃生机,全国首个CRO产业地标运营中心落地于此。这是越秀区大抓产业发展、提速“百千万工程”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百千万工程”始终高挂“广州热搜”,各地工作推进如火如荼、热潮正酣。将镜头对准越秀,从产业能级跃升到城中村改造驶入快车道,从多项集成式改革破障前行到帮扶协作广聚人心……城乡融合“协奏曲”铿锵有声,协调发展答卷上写满“丰收味”。
累累硕果,从何而来?
向特色产业要增量。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推进“百千万工程”没法“抄作业”,也没有标准答案可循,必须尊重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总结越秀经验,可以发现其在深挖在地资源优势、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上下足了功夫。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越秀不断优化核心产业格局,推动生命健康、现代商贸等优势产业扩容提质;以产业集聚提增量、扩总量,总部经济与楼宇经济两翼齐飞,充分释放“百千万工程”新机遇、新活力。针对空间资源不足等转型难题,接下来仍要抓住产业这个根本攻坚突破,从存量中找增量,以产业兴带动城乡旺。
向改革创新要动能。城乡融合是一个系统性变革的过程,迫切需要改革开路、创新破局。围绕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各项问题,越秀近来动作频频,大胆探索首创性、引领性、集成式改革。以城中村改造为例,越秀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打法”,今年9月,瑶台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首开区正式启动,吹响广州“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新模式四大重点片区改造动工“第一哨”。激发“百千万工程”万千活力,还需持续用好“关键一招”,抓好城乡融合发展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把发展短板变为潜力板。
向组织保障要活力。推动城乡融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努力和有效组织保障。聚力攻坚“百千万工程”,越秀建强指挥运行体系,以专班制牵头推进31个“老城市新活力”项目和19个重点项目;强化区、街、社区三级“头雁”领航,加快形成“一盘棋”工作局面……扛牢组织担当、发挥组织优势,进一步建立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健全资源下沉机制,提速“百千万工程”大有可为。
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加快梳理和破解融合堵点、难点,就一定能为城乡融合注入更多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亮色。
(广州日报评论员 付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