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第一条便是坚决打击“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一年多过去,“网络厕所”躲进了更深的阴影之中。(12月25日《羊城晚报》)
“网络厕所”,指的是在二次元、追星族、游戏等圈层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隔空喊话式账号,也称为“厕所号”。在“网络厕所”的语言体系下,“投厕”是指网友把目标人物的照片、行为或言论投稿至社交平台的“厕所号”;“挂厕”指的是目标人物的相关信息被发布在“厕所号”上。随意“挂人”,施以网暴,以审判贬损、谩骂攻击为能事,这就是“网络厕所”的恶臭所在。
正所谓,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在“网络厕所”的戾气浸染下,那些常驻“鲍鱼之肆”的“厕友”已经“嗅觉失灵”,甚至有人因为“投厕”获得关注而心生满足。事实上,这种在网络平台发布肖像图,引起公众围观、评判的行为,都属于“网络暴力”。然而,不同于其他形式,“网络厕所”的暴力表现往往介于“指点”和“指指点点”之间,很难划出清晰的边界。匿名的“投厕者”、打码的角色扮演照片、层出不穷的“网络厕所”,都给维权和监管增加了难度。这些“不咬人却膈应人”的行径,让“受害者”无比厌烦,却很难找到合适的维权利器。
从某种程度上说,净化网络空间和治理生态环境一样,都需要观念的扭转和习惯的培养。面对这些“嗅觉失灵”、审美扭曲的“厕友”,清理“网络厕所”还要社会多上“尊重课”。具体可从用户和平台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发挥素质教育作用。针对“厕友”低龄化现象,可通过家校共建的方式,让“网络素养课”进校园、进课堂,也可考虑将学生的触网表现纳入品德考核范畴中,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另一方面,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作为“网络厕所”的重灾区,净化站内环境,社交平台义不容辞。此前,一些平台通过“问卷”“测验”等方式,将平台规则“有言在先”,以此提高用户注册门槛。设置大众评议机制、细化投诉分类,打通投诉通道、加强群众监督……诸如此类的做法,都值得平台深入探索。
提升公众的触网素养,是互联网向善发展的必经之路。净化网络环境非一日之功,在强化法律法规约束的同时,更要注重激发社会正能量,鼓励和支持更多人成为网络文明的守护者,撑起互联网世界的一片清朗天空。
(广州日报评论员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