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刊文《职称破格为社科青年成长按下“加速键”——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度职称工作纪实》介绍:2024年,全院有13人破格晋升职称(正高8人、副高5人),超过了2021~2023年破格晋升职称人数的总和。
破格晋升意味着什么?在过去,职称晋升往往受制于论资排辈、重显绩轻潜绩等观念,致使不少青年学者即便在学术研究上有所建树,但在指标、资历限制下也只能望“职”兴叹,难以获得应有的肯定与晋升。社科院的职称破格政策则打破了论资排辈,全方位、多维度地评价申请人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让真正有能力的青年学者能够跳出短平快的数量竞争,于“内卷”中脱颖而出。
事实上,社科院的这一举措并非孤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始为青年学者晋升打通绿色通道,通过设立青年基金、实施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方式,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从实际效果来看,成效颇为显著。在相关访谈中,一位破格晋升职称的学者说,这“不仅仅是在相关学术领域地位和声誉的提升,更促进了我对学术研究的全身心投入”。这充分说明了职称破格制度对青年学者的激励作用,它向广大青年学者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就能够得到认可和提升。青年学者的科研热情和创造力被大大激发,也有利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良性竞争的学术氛围,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从长远来看,职称破格制度并非一蹴而就的产物,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例如,如何确保破格晋升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不让“破格”变“出格”?如何建立更严格的评审程序,避免“人情关系”对评审结果的干扰?这些均需要深入探究、日臻完善。唯有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更好发挥职称评审的“指挥棒”作用,方能为更多青年才俊铺就一条“星光大道”。
广州日报评论员 皇甫思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