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一响,帷幕升起,
史书中的王侯将相、文学中的才子佳人,
从虎度门踏上流光溢彩的舞台。
粤剧初印象,大抵如此。
那是高深精湛的综合舞台艺术、
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遗产,
这年轻一代曾经的回忆碎片,
如今主动靠近大众,日渐活跃而清晰。
2009年9月底,粤剧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1年转瞬即逝,粤剧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心中,是否增添了一丝存在感和认同感?
跨界演出 佳作亮眼
受疫情影响,广州市的文化演出现场活动至五六月起全面走向复苏,多个优秀剧目上演,第十届广州艺术季也圆满完成。无论是剧场演出还是线上发行作品,粤剧始终用崭新的姿态,在一如既往传承的同时,为人们创造接地气的、新的记忆点。
粤剧×说唱,在非遗音乐纪录微综艺《不曾遗忘的符号》中,曾小敏和谢锐韬携手跨界创新。
广东粤剧院近年来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创造过不少奇迹——《白蛇传·情》为传统剧目注入青春气息,浪漫唯美如水墨画,还拍摄了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决战天策府》为首部与网络游戏结合的跨界新编粤剧,并首次在粤剧表演中打造5.1环绕立体声道,演出票房长红;讲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三水女人“下南洋”做建筑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故事的《红头巾》,融入了不少现代艺术手段,将具有世界性话语的一个群体搬上舞台,引起广泛关注。
粤剧《红头巾》演出剧照
近日,在非遗音乐纪录微综艺《不曾遗忘的符号》中,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与唱作人谢锐韬Tizzy-T共同演绎跨界作品《帝女花》,糅合了戏曲的古典和说唱的时尚,上线四天播放量已接近250万。而多年来,“粤剧进校园”、“周末睇大戏”、“名家演出周”等旨在培育年轻观众市场的演出活动更是持续不断、推陈出新,已逐渐形成品牌。
有学者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持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遗的身份标识逐步从“遗产”向“资源”转化。按照“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等理念,非遗保护工作正不断做深做实,各行业领域积极依托非遗开发特色文化产品或服务,让非遗反哺经济社会发展。诸多内外因素合力助推非遗跨界融合,催生了“非遗+”的的典型“双创”模式。今年,该模式在网络直播领域的表现,尤其亮眼。
网络连线 空间无限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近年来广州网络直播行业涌现了一批骨干企业,他们积极拓展直播的内容和边界,引入线上线下结合、跨次元合作等方式进行内容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发展速度。同时,粤剧艺术传承人群体敏锐地抓住这道东风,使非遗艺术的传播得益于网络直播的助攻,在年轻受众中迅速抢占关注度。
网络直播主持人走进后台,为受众亲身体验粤剧功架练习,帮助受众产生代入感、近距离了解非遗艺术传承的细节。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东粤剧院转战互联网线上,以最快的速度策划推出“线上春班”“粤剧在线小游戏”“粤剧经典在线”等系列线上活动,主动与各大直播平台联手合作,推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线上直播晚会。仅“粤韵online”系列线上演唱会,全球在线观看累计超过500万人次。
6月13日,酷狗“听见非遗·音乐留声机”专区的非遗音乐会,著名粤剧演员彭庆华(左)、朱红星(右)在直播间与受众互动。
在一系列的线上直播活动中,原本在观众认知中的“演员”,纷纷发挥十八般武艺,既能担纲主演,也能说着流利普通话做个面面俱到的主持人。对他们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新的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他们用时下最受欢迎的方式向受众普及粤剧知识,也收获了新鲜的体验,直播互动创造的“萌萌哒”画风也打破了戏曲演员给人的刻板印象。
“舞台演出是现场的艺术,是不可复制的艺术,但开拓更多和观众的对话窗口也是我们亟需的。”粤剧演员彭庆华认为,这些直播都很好,但不能单纯停留在简单的直播模式上,而是要慢慢摸索如何把戏曲和直播、内容与形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创作出独特又可以让更多人感知得到的东西。而粤剧演员朱红星认为,多样化的直播模式除了锻炼了他们的应变能力,还有了更多机会展示自己并获得更多的肯定:“除了唱粤曲、演粤剧外,我们还尝试了唱流行曲、搞跨界突破,让观众能看到一群年轻而多才多艺的演员更多方面的展示,很感谢戏迷朋友们的支持!”
在直播活动中,镜头带领受众走进剧场“观众止步”的区域,以参与者的视角走近演出各环节,深入体验非遗艺术从业者台下的努力和台上的魅力。
“从剧场被迫转战到线上,从面对台下几百名观众到面对隔空手机屏幕上几百万粉丝,我们经过全力的策划与推广,发现构建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同期流行娱乐类演出的整体表现。”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认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检验传统文化机构快速适应能力的试金石,可见年轻人不是不喜欢传统的戏曲,而是没有更多的渠道看到专业院团和戏曲工作者的精湛演出。在新传播方式上,广东粤剧院走出了第一步,也坚实地摸索出一条适应现阶段变化的全新路径,虽任重而道远,但前途无限光明。
文化消费 前景广阔
近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指出,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在广州文化产业的营业收入中占比最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型,2018年广州城镇人均文化消费达5652元,位居全国前列。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也是对广东的重要指示要求。
“YOUNG城赏‘粤’——经典粤剧专场”现场合影
今年疫情期间,广州市也拿出“YOUNG城赏‘粤’——经典粤剧专场”等举措,营造非遗演出活力的氛围。随着广州文化演出市场的复苏,被迫阔别舞台大半年的观众,将炙热的关注投向了恢复现场演出的各类院团机构。在因疫情不能进行现场演出的几个月中,那些凭着一腔热忱坚持创新的探索,终究没有白费,在收获了年轻受众的关注之后,期盼线下重演的呼声越来越高。当市场培育发展到这一步,未来的文化演出消费市场,前途不可限量。
【后记】
2020年,被疫情重塑的世界,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一些习惯。不变的情怀,搭上了科技的快车,一群一直默默坚守传统的人却没有故步自封,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屡屡“见招拆招”,在困境中玩出新花样、摸索出新的发展道路。
如何在传承和创新中把握方向和度量,一直是非遗艺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无论如何,数字往往能直观地反映传播效果,市场反响更直观地反映人们对传承和创新的接受程度。对坚持默默传承和不懈创新的精神,我们始终应该敬仰,相信只有发自心底的热爱,才能做到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粤乐在长期开放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故自然地为适应环境而形成了其开放、兼融、多元、善变的音乐文化特征(《粤乐》)。相信粤剧在新一代传承人群体的开拓创新精神中,在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二个十年,将秉承一贯的开放包容多元的特征,开出更加绚烂的艺术之花。
出品:大洋网
撰文:朱文婷
参考文献:
《广州蓝皮书: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0)》
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三五”规划项目“国家级非遗‘佛山十番’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