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游客滞留!日前,在辽宁抚顺红河峡谷漂流景区,上万游客滞留其中,无奈只能徒步出山。据当地通报,因客流激增,景区内摆渡大巴无法正常通行,景区周边道路出现交通拥堵,导致部分游客长时间滞留。
每逢暑假等旅游高峰,游客滞留事件时有发生。它们暴露了当地在接待能力、服务管理、应急响应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疏漏。当然,不只是滞留。在热门景区、高峰时段,景区拥堵、停车难、如厕难、服务质量差等几乎成了共性问题。
对此,《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中有答案。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意见》全文发布。其中提到,将利用3年到5年时间,基本建成结构完备、标准健全、运行顺畅、优质高效,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公共服务,或可用一个更常见的词解释——宜游环境。《意见》部署了15项主要任务,涉及公共信息、公共交通、应急救援、惠民便民等方面。看看细节——推动旅游信息服务进机场、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形成连接主要旅游区(点)的旅游交通环线,增开旅游专列,在旅游景点增设公交站点,完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推动配备无障碍旅游设施,加强移动厕所配备,提供必要的中外文旅游地图……诸多措施,都是要在“宜游”上下功夫,着力完善一个地方的旅游“基础设施”,为提升游客体验、做大文旅蛋糕保驾护航。
如何干?有两点值得强调。
一是坚持长期主义。我们常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近年来,文旅热持续升温,不少地方迎来“泼天富贵”。对此,各地相当清醒:“花式营销”只能锦上添花,关键还在苦练内功。而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就是练内功、抓“里子”,就是打基础、利长远。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今后文旅领域之争,绝不只是景点之间的争夺,而是各地服务保障之间的比拼。唯有把目光拉长,提升软硬件服务质量,厚积薄发才能稳稳“长红”。当然,坚持长期主义,并非不着急、慢慢来,还是要能干的就早干、快干、多干一点。
二是强化整体理念。对于优化营商环境,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整体政府”的重要性:不论哪个政府部门,都代表政府,都代表当地的水平与形象。营商环境如此,营“游”环境不也一样?尤其旅游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不同场景,任何一个短板都可能败坏整体口碑。透过《意见》不难看出,政府是旅游公共服务的主体,且涉及文旅、交通、发改、财政、住建、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众多职能部门。强化统筹协调,始终站在游客的视角,以系统思维看待具体问题,全链条(从游客入境到离开)升级服务质量,才能打造宜游高地、吸引游客“用脚投票”。
人人、处处,都是营商环境。同样地,人人、处处也都是营“游”环境。文旅热还在后头,像雕琢营商环境一样优化宜游环境,当成共识。
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