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广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面加强“海陆空”基础设施建设,为市民提速,为发展打通“大动脉”,为祖国筑好“南大门”;广州在珠江两岸的最佳位置,打造属于市民的“城市客厅”,在珠江口兴建全新地标,与大湾区城市共享发展成果;广州以坚决啃下“硬骨头”的决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制定国内首部城中村改造的地方性法规,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奋力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南中高速主线及南沙联络线。
升级“海陆空”枢纽
建设通达全球的祖国“南大门”
全国综合性门户,这是国家赋予广州的核心功能定位之一。作为祖国的“南大门”,广州拥有世界级的空港、海港和铁路枢纽,正在推动一批“海陆空”重大项目建设,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全面提高全球通达能力,强化国际交通枢纽和贸易服务功能,建设更高水平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今年前10个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6316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速达21.29%。与此同时,货邮吞吐量的同比增速也逼近20%。面对两位数的增长势头,拥有目前全球最大面积单体航站楼的白云机场,正全速实施三期扩建工程——这是中国民航史上规模最大的改扩建工程。
秋高气爽,正值施工黄金期,4000多名工人紧张有序地忙碌在T3航站楼建设一线。这是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重头戏”,2023年3月主体标段开工,20个月时间,以“羊城花冠”作为建筑造型的T3航站楼已展露出“花开广州”的轮廓。中建三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乐俊说:“航站楼预计今年年底前达到通水通电条件,明年年底前达到通航条件。”
三期扩建工程完成后,白云机场将实现5条跑道、2个航站区的规划格局,满足终端旅客吞吐能力1.4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600万吨以上容量需求,客货吞吐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届时,白云机场将汇聚高铁、城际、地铁等多种轨道交通方式,实现大湾区城市1小时可达、邻近省会城市3小时可达。广州将重点发展欧美直飞航线,加密东南亚、日韩航线,形成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航空交通圈”。
白云机场T3航站楼室内效果图
11月9日,“永庆号”盾构机在湖南长沙顺利下线,这个“大家伙”将赴广州“上岗”,为“高铁进城”项目——广南联络线建设注入新动力。“永庆号”将要掘进的隧道,是我国华南地区转弯半径最小的铁路隧道。铁路施工的转弯半径范围普遍在2000米左右,“急转弯”并不多见,特别设计的“永庆号”将要挑战605米的隧道最小转弯半径,难度不言而喻。
创造华南地区之最的高难度工程,广南联络线意义重大。短短16公里的线路,连通广州站与广州南站两大铁路枢纽。未来,高铁从广州南站到广州站只需要15分钟,从香港西九龙站到广州站将实现1小时通达,深圳、珠海乃至澳门等大湾区南部城市的客流都能更快捷地进入广州市中心。
除了中心城区的广南联络线,广州今年重点推进广湛高铁广州段、深江铁路广州段等多个国家铁路工程,东南西北全方位发力。广州正持续加强干线铁路网建设,构建10个方向的对外高铁通道,形成辐射全国、连接东南亚、衔接欧亚大陆的国际铁路枢纽。铁路客运实现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中心地区1小时互达,与省内城市2小时互达,与邻近省会城市3小时互达,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5—8小时互达。
广州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航运业历经千年,繁盛至今。2023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7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41万标箱,分别位居全球第五、第六位。2023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货运港口绩效指数”,广州港在全球货物吞吐量前十港口中位列第三。
在南沙龙穴岛东侧海域,挖泥船忙碌不停,泥驳船来回穿梭,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广州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建成后,南沙港区通用货物通过能力将新增1550万吨以上、集装箱通过能力新增50万标箱以上,国际通用码头与南沙港区各集装箱码头协同联动,深水码头岸线总长度将超过16公里,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码头集群,成为华南地区综合体量最大、服务功能最全、多式联运条件最好的现代化港区。
8月广州市印发的《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目标,2026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00万标箱,海铁联运量达到80万标箱,商品汽车吞吐量达到160万辆,港航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50亿元。广州还将新建南沙港区五期工程,预留南沙港区六期工程、国际通用码头二期工程等,重点开辟欧美等远洋集装箱班轮航线,拓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航运通道。
“黄金”位置打造地标
与大湾区共享发展成果
世界名城,往往因河而兴。穿城而过的珠江,见证了千年城脉、文脉、商脉的传承发展。广州正在构建珠江高质量发展带,沿珠江两岸完善滨江节点地区建设,塑造历史古韵和现代风貌交融的国际大都市滨水区,打造展示老城市新活力、链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发展的重要纽带。
珠江之滨,造型如同一艘巨轮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今年“五一”假期正式向市民开放。项目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的华南理工大学团队设计,成为珠江高质量发展带的全新地标。
何镜堂说,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了老城市新活力,体现了岭南文化乘风破浪走向世界。项目所在的白鹅潭畔,自古就是广州商船扬帆远航的始发地之一,是海丝文化、岭南文化发展的重要地点,又是广州老城区的延伸。项目特别注重滨水性,和母亲河珠江融为一体,让市民能够方便地走到江边。“夜里闭馆了,大家可以在江边公共空间活动,欣赏夜景。这里不仅是看展的地方,也是属于市民的‘城市客厅’。”
江畔新地标落成的同时,新中轴线上的地标正在升级。2010年投入使用的广州塔,被市民游客亲切地称为“小蛮腰”,凭借极具辨识度的建筑造型,成为广州知名度最高的城市名片之一。
开业14年,广州塔累计迎客超2400万人次,周边地区城市品质持续提升。2014年,有轨电车直通广州塔“脚下”,增强片区交通集散能力,被称为“最美7.7公里”的有轨电车还与广州塔互相引流。2021年,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海心桥开通,让海心沙、二沙岛及花城广场的市民游客步行可达广州塔。
今年底,“小蛮腰”周边将再度“蝶变”——广州塔广场正式亮相。这是设有地上二层市民广场及地上一层、地下两层商业空间的文商旅综合体,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生活体验于一体,引入众多国内外知名首店品牌,满足市民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广州城投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塔景区已启动品质提升工作,力求将城市景观与旅游景区完美融合,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助力广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二沙岛宏城公园盛开的千日红,吸引了街坊市民驻足拍照。
从中心城区的珠江前航道,来到奔流入海的珠江口,宛如海岸明珠的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正在全速建设之中。这个集文化、旅游、体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位于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南沙。
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包括6万座综合体育场、2万座综合体育馆、0.4万座游泳跳水馆、各类户外运动场地及室外公园等,满足国内顶级赛事及国际单项赛事的举办条件,兼顾演出、展览等多功能需求。场馆布局依海而生,主体育场通过不对称布置及立面开口设计,使大部分观众可观海,层层观海平台逐级向海面延伸,“以天为幕,以海为席”,具有绝佳的地标性。
这不仅是广州的综合体,还将与大湾区城市共享。综合体旁边的南中高速,10月底开通。自此,广州南沙驾车出发,到中山城区最快只需15分钟,到深圳只需20分钟。在建的南珠(中)城际将在此设站,线路与时速160公里的广州地铁18号线贯通运行,一线到达广州和中山的中心城区。综合体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广州与珠江口东西岸城市的互动,提升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辐射带动能力。
啃下城中村改造“硬骨头”
建设宜居宜业人民城市
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城市更新是广州发展的“必答题”。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城市更新的城市之一,广州坚决啃下城中村改造的“硬骨头”,进一步提升改造的社会公共利益,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5月1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正式施行。作为全国首部城中村改造专项地方性法规,条例首次通过地方立法,将政府主导、依法征收的城中村改造全过程纳入法治轨道。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介绍,为了充分听取民意,立法工作专班先后召开近20场征求意见座谈会,近10场专题论证会,组织开展10余次立法实地调研,收集意见建议7000余条,对于合理可行的意见建议均予以充分吸纳,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利益各方的共识。
9月24日,广州罗冲围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举行首批安置工程动工仪式。“先安置,后动迁,让村民改得放心,住得舒心。”白云区相关负责人说。这是白云区城中村改造的重要起点,目标是打造成广州城中村改造样板项目,进一步优化片区城市形象,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将在片区内高标准打造商业中心、文体中心、医养中心等服务设施。
罗冲围片区潭村改造项目规划图。
城中村改造既为村民升级居住环境,也为初来广州打拼的青年人提供安居乐业的“孵化器”。罗冲围片区是广州统筹城中村改造拓展保障房房源的“试验田”之一。10月15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的设计竞赛举行启动仪式,选取罗冲围片区11个地块,“悬赏”征集好方案,努力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重点创新设计新市民和年轻人需要的小面积“金牌户型”,向全国城中村改造分享“广州实践”。
位于全国最大纺织面辅料交易基地——中大纺织商圈内的康鹭片区,可谓城中村改造的“难题本”。片区依托纺织产业链条资源,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地值高、租金高、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高,“握手楼”“一线天”随处可见,住宅、工厂、仓库、商铺、小餐馆等各类生产生活形态交织,房屋租赁关系复杂,最多可达“七手”转租,“清租”困难。
纵是难关重重,广州迎难而上。海珠区将康鹭片区划分为13个网格,全部设立专班,由经济社社长、网格长担任“双班长”,主动对外公布办公地点,让群众在“家门口的平台”表达诉求,打造“街坊议事厅”,寻求“最大公约数”。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先后3次开展意见征求工作,充分倾听村民及相关群体的声音,不断修改完善,统筹考虑好各方的需求和利益。
康鹭片区并联式推进方案编制、地块清租拆卸、首建地块开工准备等工作,“多线作战”让改造驶上“快车道”。从去年12月31日启动房屋拆卸,到今年6月25日拿到施工许可证,仅6个月就实现了从“首拆”到“首建”的突破,整治提升效果明显,跑出了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加速度,康鹭片区的经验得到住建部充分肯定。
城中村改造关乎产业发展,康鹭片区的改造需要充分统筹中大纺织商圈的转型升级,推动商圈从传统商品交易市场蜕变为国际时尚中心。海珠区首次在城中村改造中提出配置综合产业用地,商住楼计划一二楼用作产业,三楼以上是住宅,让产业载体跟住宅一并建设,形成配套。
久久为功、一抓到底,广州正持续推进城中村改造,以政府主导改造为主,“拆、治、兴”并举,以新空间新产业,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活宜居、文明传承、韧性智慧。
交通刷新
广南联络线:16公里的线路,连通广州站与广州南站两大铁路枢纽。
广州港:202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7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41万标箱,分别位居全球第五、第六位。
白云机场T3航站楼:三期扩建工程完成后,白云机场将实现5条跑道、2个航站区的规划格局,满足终端旅客吞吐能力1.4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600万吨以上容量需求,客货吞吐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建成后,南沙港区通用货物通过能力将新增1550万吨以上、集装箱通过能力新增50万标箱以上。
地标上新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今年“五一”假期正式向市民开放。项目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
广州塔:开业14年,广州塔累计迎客超2400万人次。2021年,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海心桥开通,让海心沙、二沙岛及花城广场的市民游客步行可达广州塔。今年底,广州塔广场将正式亮相。
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包括6万座综合体育场、2万座综合体育馆、0.4万座游泳跳水馆、各类户外运动场地及室外公园等,满足国内顶级赛事及国际单项赛事的举办条件,兼顾演出、展览等多功能需求。
城市更新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作为全国首部城中村改造专项地方性法规,条例首次通过地方立法,将政府主导、依法征收的城中村改造全过程纳入法治轨道。
罗冲围片区:9月24日,广州罗冲围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举行首批安置工程动工仪式。目标是打造成广州城中村改造样板项目,进一步优化片区城市形象,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将在片区内高标准打造商业中心、文体中心、医养中心等服务设施。
康鹭片区:从去年12月31日启动房屋拆卸,到今年6月25日拿到施工许可证,仅6个月就实现了从“首拆”到“首建”的突破,整治提升效果明显,跑出了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加速度。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刘宇、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