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从C2口出去,直走200米即可到达白云山了。”大年初一,不少市民搭乘地铁十一号线到云台花园站,前往白云山登高赏花,欢庆新春佳节。
在云台花园站厅,值班站长刘钰兴穿梭在人流中,为有需要的乘客提供帮助。这是环线的首个春运,却已是刘钰兴第14个春节坚守。为了保障春节期间市民顺畅出行,刘钰兴已连续14年春节在岗。
云台花园站毗邻的白云山是广州市最热门的打卡点之一。作为十一号线的“人气王”,今年春节期间,云台花园站预测单日最大进站客流将达10万人次,保障市民游客顺畅出行成了车站春节期间的“头等大事”。
刘钰兴联合维修部门探索车站布局调整优化的空间。改造提升的核心在通往白云山的C口,针对性调整C口安检机位置,增加部分安检机、安检门数量,加装部分闸机和开展闸机改造,大幅提升了C口安检通行效率和进出闸能力。刘钰兴还带领车站员工在出入口、站厅等关键位置增设了指引标识,并与白云山景区合作,在路面增设了详细的行走路径指引,方便乘客轻松找到目的地。
“自己多走一步,市民出行多一分便捷”
刘钰兴不仅是运营组织的“好手”,更是十一号线新线筹备的“元老”。作为第一批奔赴环线筹备的先行者,刘钰兴仔细研究每一份图纸,深入施工现场,与施工团队紧密合作,确保每一个设备的安装、每一个功能的实现都与设计标准相符合。那时的刘钰兴拿着对讲机,整日在站内奔波忙碌,逐一解决车站运营筹备的“拦路虎”。“日行三万步,一小时内呼叫应答上百次,那是筹备阶段的工作日常。”刘钰兴回忆道。
十一号线作为广州首条环线,车站整体面积大、换乘关系极为复杂,乘客界面工作更是繁琐艰巨,从研究、审核到落地实施,背后都离不开刘钰兴和同事们对细节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无论是车站内的吊挂导向、辅助贴纸,还是出入口至站厅、站台的导盲带,乃至站外500米范围内的导向柱,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自己多走一步,市民出行就会多一分便捷。”
运营安全“抠细节”
安全无小事,刘钰兴对车站运营安全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新线筹备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面对早期安全建章建制的棘手难题,刘钰兴主动请缨,在紧锣密鼓跟进车站施工进度的同时,结合车站构造和防汛等安全要求,牵头编制防洪风险评估报告、车站一站一预案等累计153份,绘制车站防洪作战图、紧急疏散图共10份,为车站的安全运营夯实了根基。新线筹备期间,车站现场施工作业多、人员多,他设置围蔽、每日巡查、张贴安全警示标识、安装防入侵开门报警器等,事无巨细,严丝合缝,全方位守护车站与轨行区的安全。
在刘钰兴心中,地铁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连接城市与人心之间的桥梁,他希望用爱心与耐心,让春运中的每位乘客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在新春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是为迷路的乘客指路,还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帮助,无论是解答乘客疑问,还是处理突发事件,刘钰兴总是满怀热忱,乐此不疲。他忙碌的身影,是万千地铁运营人春节坚守的缩影,绘就了地铁线上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陈佩娟、谢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 通讯员:陈佩娟、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