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期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飞机呼啸而至,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客流高峰。飞机起起落落,载来的既有归家游子,也有被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而来体验“中国年”的外国旅客。在南粤空港,“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于童和同事们也开启了“忙碌模式”,全天候守护国门安全。
◉从三尺验证台到“中枢大脑”
走进白云边检站指挥中心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整面屏幕墙,广州白云机场口岸的每个区域一览无余。一线的勤务调度、案事件的处理等工作都是在这里进行,所以这里又被称作口岸的中心枢纽。
1月29日上午8时30分,于童开启了蛇年新春的第一班岗。调度台前,她和同事们忙碌着。上传下达、对外协调,应急处置、精准调度……作为指挥中枢的“最强大脑”,民警们将一条条数据信息经过采集、分析、报送,迅速转化为指挥作战的有效依据。
“客流高峰即将到来。”上午11时许,对讲机中,传来同事简短的预报信息。于童熟练地调取现场监控,观察着旅客数量和通关通道的数量,有条不紊地开始布置勤务安排:“一线执勤队加开通道,确保出入境旅客顺畅通关,同时加派人手对证件进行抽查核查。”
“正月初一的客流相比之前人数稍有回落,主要以中国籍旅客出境旅游和入境探亲为主。”于童告诉记者,“从中午开始,口岸的抵离航班更多,旅客高峰如期而至。”
作为全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线、重点航班航线数量多、出入境旅客成分相对复杂、持用伪假证件人员不在少数,2024年,白云边检站现场查获的伪假证件数量在全国边检站中排名第一。
今年,于童迎来入警的第八个年头。“守护国门安全是天大的事,从入警的那一刻起,我心里时刻都紧绷着一根弦。”提起从三尺验证台到“中枢大脑”,她说,“岗位变了,但责任始终未变,业务知识需要不断精进。”
“你看,这是我最新查获的证件,验讫章上有很微小的差异,幸好多看了一眼,不然就让坏人溜进国门了。”熟悉各类证件防伪标识的于童,谈到这些话题时,总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好一会儿。入警以来,她查获的违法犯罪案件达80余起,查验出入境旅客10万余人次,始终保持零差错、零事故、零投诉。
“越是春节春运期间,我们更要绷紧弦,提高警惕。”于童说,“不该进的一个也不让进,不该出的一个也不让出。这是我们每一名移民管理警察的职业使命。”
◉会小语种、爱画漫画的斜杠青年
“于童师姐,来一下入境大厅,有一位韩国籍旅客不太能跟我们的检查员沟通交流。”听到一线执勤队传回来的消息,于童连忙带齐装备,从指挥中心直奔入境大厅。
白云机场飞机起起落落,旅客人来人往,并非所有外籍旅客都能熟练地用英语与检查员沟通。作为大学朝鲜语专业毕业的于童,总有机会可以“大展身手”,帮助讲朝鲜语的旅客解决问题。
在嘈杂的入境大厅,于童见到了这位韩国籍旅客。她用朝鲜语与其交流,得知对方是被中国的春节所吸引,独自一人想来感受一下中国的年味。于童引领其到特别通道快速地办理好入境手续,郑重地将护照放在韩国老太太的手上,用朝鲜语说道:“新年快乐,欢迎来中国。”
“谢谢你,谢谢中国的警察,平安!”老太太笑容满面。原来,春节期间,白云国际机场预计日均出入境人员流量约4.75万人次,其中不乏不会说中文或英语、无法与前台检查员正常沟通交流的旅客。作为“小语种志愿服务队”一员的于童,和其他同事一起奔走在出入境口岸现场,为更多旅客的顺畅通关提供帮助。
掌握小语种、志愿服务达人、手绘漫画高手……在白云边检站,于童是公认的“斜杠青年”,技能点满满。身为全国移民管理新媒体专长人才库成员,她领衔创建“云漫”工作室,出品“白白与大云”系列漫画。
“移民管理警察的工作大众了解不多,我们用画作形式讲述国门故事。”于童说,国门是每一名出入境旅客都要过的关,与检查员面对面的时间,或许只有不到一分钟,这一分钟的背后,是这支队伍24小时的全力守护。“春节假期,像每一个平凡日子一样,我们一直都在。”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林圣敏、陈宣睿、黎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