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广大附小”),保安肖祝军凭借一项令人惊叹的“神技”,成为全校师生和家长心目中的明星人物——北校区1500多个孩子,他能记住大多数人的名字、班级,还能将许多孩子与其家长准确对应,宛如校园里的“活人脸识别仪”。
技能惊人 让家长既惊讶又感动
一个普通的放学日,校门口被家长们围得水泄不通。这时,一位家长焦急地走到肖祝军面前:“师傅,我来接孩子,他下午有点事要请假。”肖祝军看了一眼,立刻微笑着回应:“小宏(化名)的妈妈吧?你稍等一下,孩子马上就下来。”就在家长惊讶之际,肖祝军又注意到一个脑门贴着退热贴的女孩走出来,他赶忙说道:“这不是小宏,这个孩子叫小兰,她爸爸的车已经在路边等了。小兰,你爸爸来了,快过去,小心点啊!”小宏(化名)的妈妈忍不住赞叹:“你看,他连家长的车都能认识,太厉害了!”
2023年,广州大学附属小学举行建校十周年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活动当天,有一位当时读初三的女生姚欣镕返校参与活动。她一走到校门口,就被肖祝军认了出来。姚欣镕感到很惊讶,没想到毕业三年了,肖祝军还能记得她。
肖祝军不仅能记住孩子们的名字,还能分清他们的父母,这种精准的“人脸识别”和信息记忆,让家长们既惊讶又感动。
肖祝军并非天生记忆力超群,他能拥有这项“神技”,全靠日复一日地刻苦练习。工作间隙,他总是捧着学生花名册,端详每个孩子的名字,嘴里默默念叨。遇到生僻字,他就查阅字典,反复记忆。每天接送孩子时,他会认真观察每个孩子的长相、穿着和神态,将名字与面孔一一对应。看到家长来接孩子,他也会格外留意家长的特征,加强记忆。
此外,他还会在心里给每个孩子和家长“画像”,比如某个孩子笑起来有酒窝,某位家长常戴一顶帽子,这些细节都成为他记忆的线索。通过无数次的重复记忆和实际观察,他才练就了这令人称奇的本领。
孩子们走出校园时和肖祝军击掌。
辛勤付出 成为孩子和家长信任的朋友
放学时分,校园里热闹非凡,也是肖祝军最忙碌的时候。他紧紧盯着每一个走出校园的孩子,一旦发现有学生在校外逗留,便立刻上前,微笑着轻声提醒:“小朋友,外面车多不安全,回学校等家长来接哦。”对于家长未到的学生,他更是格外留意,保证他们在校园内安全等候。
有一回,一位家长因工作忙叫出租车接孩子,提前和肖祝军对接了车牌号。肖祝军接到孩子后,仔细核对车牌,亲自送孩子上车还拍照留底,让家长十分安心。
在孩子们心中,肖祝军是知心朋友和守护天使。新学期,总有新生不适应校园生活,像梁静(同音)和关城阳(同音)同学,起初天天早上哭闹不肯进校。肖祝军总是耐心安抚,用温暖的话语和亲切的笑容,慢慢消除孩子们的恐惧。平常放学家长没来时,孩子们就围在他身边,兴奋地分享生活趣事。
肖祝军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家长们的认可。家长接送孩子时,总会热情打招呼,甚至有人带点心、水果感谢,都被他婉拒。
热爱学习 持续提升个人知识水平
工作之余,肖祝军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喜欢在闲暇时间读书看报,对军事内容感兴趣,因此会看一些军事题材的书籍等。这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储备,还让他在和孩子们、家长们交流时,有了更多的话题。很多男孩子都喜欢军事,平时常和他聊航空母舰等军事话题,还有学校开展的国防教育展等。女孩子则会给他背些唐诗宋词等。
他常说:“多了解一些知识,和孩子们聊天时就能有共同语言,也能更好地理解家长们的想法。”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也融入他的工作中,帮助他更好地记住孩子们的信息。
他的生活理念很简单,就是用心对待每一个人,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他觉得,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里,只要用心,就能收获快乐和满足。这种理念让他在面对烦琐的保安工作时,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即使遇到一些小麻烦,他也从不抱怨,而是想办法解决。在他的影响下,身边的同事也都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中,整个保安团队的氛围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肖祝军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坚持、爱心和努力,书写着一段段温暖人心的故事。他的“神技”、他的日常坚守、他对孩子们的关爱,以及他在生活中的点滴,都如同一束束微光,照亮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也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海报设计/严永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