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破解日益增长的电动自行车与道路客观实际不足的矛盾,让电动自行车“有路走”?记者6月10日从市公安交警部门获悉,广州交警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多次研究后,创新性开展了“机非共享车道”试点工作。截至2025年6月9日,全市已在40条路段开展“机非共享车道”试点工作,总长度达21.4公里。
“电鸡”在规定车道通行比例提高逾50%
在广泛收集民意基础上,经初步评估,“机非共享车道”在没有增加道路资源的情况下,起到了规范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盘活道路资源、压降机动车违停交通违法行为、消除安全隐患等积极效果。据初步统计,非机动车在规定车道通行的比例提高了50%以上。
“机非共享车道”将逐步推广实施
在试点过程中,部分市民群众反馈认为“机非共享车道”更易理解,能体现机非路权分配的实际意义。综合试点车道的实施效果和市民的意见,试点车道定名为“机非共享车道”。广州交警表示,后期,交警部门将会同交通运输部门,结合“机非共享车道”实施情况,持续优化车道设置,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
广州交警提醒:
广大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朋友,请根据道路实际标志标线指示通行,行经设有“机非共享车道”的路段,要在车道内行驶;途经公交车站时注意避让上下车的乘客,并遵守法规,文明骑行。安全才是回家最近的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交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邱伟荣 通讯员: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