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国船舶集团北海造船厂交付。
该船船长244.9米,养殖水体近10万立方米,集成160项创新技术,实现全流程90%机械化作业,年产大黄鱼等优质鱼类3600吨。其独创“船载舱养+智能决策”模式精准调控养殖环境,自动化水平提升 45%,人力成本降低20%。作为“国信1号”升级版,该船交付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进入标准化量产阶段,为构建“蓝色粮仓”提供工业化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10月将形成“三船联动”产业格局,为千亿级深远海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核心动能。张进刚 摄
4月17日,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国船舶集团北海造船厂交付。
该船船长244.9米,养殖水体近10万立方米,集成160项创新技术,实现全流程90%机械化作业,年产大黄鱼等优质鱼类3600吨。其独创“船载舱养+智能决策”模式精准调控养殖环境,自动化水平提升 45%,人力成本降低20%。作为“国信1号”升级版,该船交付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进入标准化量产阶段,为构建“蓝色粮仓”提供工业化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10月将形成“三船联动”产业格局,为千亿级深远海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核心动能。张进刚 摄
4月17日,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国船舶集团北海造船厂交付。
该船船长244.9米,养殖水体近10万立方米,集成160项创新技术,实现全流程90%机械化作业,年产大黄鱼等优质鱼类3600吨。其独创“船载舱养+智能决策”模式精准调控养殖环境,自动化水平提升 45%,人力成本降低20%。作为“国信1号”升级版,该船交付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进入标准化量产阶段,为构建“蓝色粮仓”提供工业化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10月将形成“三船联动”产业格局,为千亿级深远海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核心动能。张进刚 摄
4月17日,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国船舶集团北海造船厂交付。
该船船长244.9米,养殖水体近10万立方米,集成160项创新技术,实现全流程90%机械化作业,年产大黄鱼等优质鱼类3600吨。其独创“船载舱养+智能决策”模式精准调控养殖环境,自动化水平提升 45%,人力成本降低20%。作为“国信1号”升级版,该船交付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进入标准化量产阶段,为构建“蓝色粮仓”提供工业化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10月将形成“三船联动”产业格局,为千亿级深远海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核心动能。张进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