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中旬,广州出品的18场/次精品剧目、雕塑展览将集体亮相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展现湾区文艺融合“大练兵”风采,以“艺”彩纷呈的蓬勃发展展示广州市国际演艺中心建设丰硕成果,进一步扩大湾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广州文化周”高水准剧目惊艳登场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联合主办“广州文化周”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广州粤剧院的大型新编历史粤剧《文成公主》于10月22日~23日在香港沙田大会堂演奏厅上演,场场爆满。该剧自2022年首演以来,广获好评,并荣获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二等奖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戏剧类),李嘉宜更凭借该剧荣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部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出品的史诗式大戏赴港演出,不仅是湾区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展示,更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交流的生动体现。
本次“广州文化周”,还有一部“广州原创”大型民族舞剧《醒·狮》惊艳登场,于10月26日~27日进行展演,这也是该剧首次在香港演出。演出期间,舞剧《醒·狮》主创团队还将面向香港群众、学生开展剧目讲座、舞蹈工作坊、舞台导赏等活动。
10月26日、27日晚,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品,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当代杂技剧场《站台》将在广州大剧院首演。《站台》为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2024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展演项目之一,已纳入广州市属文艺院团综合扶持资金资助项目。
2024年9月至10月,广东省优秀木偶皮影剧(节)目展演在广州举行,本次展演集结广东省木偶皮影艺术行业多家具有代表性的院团,演出多台大型剧目和组台剧目,囊括杖头木偶、提线木偶、铁枝木偶、皮影戏等木偶皮影艺术的主要种类。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九届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展演比赛中,广东木偶艺术剧院携《相遇》《花木兰》《游园惊梦》三个节目斩获最佳技艺传承(金奖)及偶型设计制作金奖,充分展现广州城市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广州原创”筹备已久盛装献演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广州还将推出筹备已久的几部大剧,如粤剧《南拳》、舞剧《英歌》、芭蕾舞剧《湾区人家》。
粤剧《南拳》是一部以国家级非遗、岭南拳术流派蔡李佛拳为题材,融合了南拳武术与粤剧南派表演艺术的作品。该剧以20世纪30年代南拳发展历史为背景,讲述拳王江一龙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抗争、展现民族大义的热血故事。主创团队阵容强大,包括一级编剧梁郁南,一级导演、著名京昆武生表演艺术家翁国生,以及音乐作曲隋晓峰、唱腔设计邹裕伟、舞美设计边文彤、灯光设计周正平、服装设计蓝玲和张颖、多媒体设计郭金鑫等,还特邀国家级非遗蔡李佛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房胜棠担任武术指导。该剧将由一级演员、广州市级非遗传承人陈振江出演男一号,广州粤剧院上百名演职员共同参演。
备受关注的“中华战舞”大舞剧《英歌》近日在广州歌舞剧院岭南剧场顺利完成舞段联排,该剧结合木雕、嵌瓷、铁枝木偶、潮剧、潮绣、出花园等潮汕民俗、文化元素,尽情展现丰富多彩的潮汕文化,让熠熠生辉的中华文化瑰宝绽放舞台。据悉,该剧目前已进入首演冲刺阶段,将于2025年初公演亮相。
此外,10月1日~11月30日,广州雕塑院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开展“丹心铸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广州雕塑展。展览精选76件优秀作品经典、优秀作品,主办方还运用“文化+科技+互联网”的手段,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吸引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广州出品”轮番上新,成为近期城内热议的文化盛事,“广州原创”勇立新功再掀高潮,为多元文化融合碰撞,也为湾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展现更多无限可能。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 通讯员:穗文广旅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通讯员:穗文广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