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发起的北大深圳论坛2025顺利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凝聚改革共识 激发创新活力”,来自经济、科技、国际关系等领域的五位专家学者与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分析宏观经济,热议AI发展浪潮。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张锦发表了题为《AI4S: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之路》的主旨演讲。他指出,AI4S(AI for Science)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和加速科学研究,从而提高研究效率并推动新的科学发现的一种跨学科应用。我国可以在算力、模型、数据、场景等四个方面持续探索,着力解决好科学研究的数智化转型、构建平台科研模式、开展交叉型人才培养等三个关键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道路,促进人类社会千行万业的发展进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是世界百年大变局的关键变量,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大国博弈角逐的主战场,重塑各国竞争力消长和全球竞争格局。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关口,迫切要求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他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以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对于AI以替代人力的热点话题,王一鸣表示,AI革命将主要替代中等技能脑力劳动,高创新领域和基础体力劳动难以替代。“虽然AI会消灭部分岗位,但也会产生新职业,这将重塑社会收入结构。”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表示,高校可以增设课程来培养相关的人才,而政府的人才引进政策,建议避免跟风短期热点,应当打造长期稳定的吸引人才的环境。他还表示,“AI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元化,不仅是学校,社会的各个机构都应该参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通过分析今年1至2月中国的宏观经济,指出宏观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稳中有进,但仍存在严重依赖外需、居民消费不理想、民间投资不振等问题。2025年,需要认真落实中央精神,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他强调,面对未来依然严峻的挑战,货币政策需要在宏观上转向以管理流动性为中心;在微观上,实现银行等中介机构的转型,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关于AI向各个领域迅速渗透问题,必须发挥制度优势,通过全面的社会政策,大力促进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同时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冬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