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9月5日,农业农村部公告了第一批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名单(19个),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广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成为国家队当中的广东力量。其中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将建设国家农业专利与模式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超低温保藏库
9月19日,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朱红惠告诉记者,我国的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总量虽位居世界前列,但存在着量质脱节、模式菌株和标准菌株少、优质种源匮乏、资源分散、共享转化效率低等问题。
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是开展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收集、发掘、保藏、鉴评和共享利用的重要载体,是微生物种源的“银行”。据朱红惠介绍,他们将以国家农业专利和模式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为契机,推进广东省内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微生物类群和关键功能种源的发掘保护,加强高效菌株的选育和创制及其功能机制解析,使得高附加值的农业微生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种质资源库是生物技术的关键
朱红惠告诉记者,食用菌等微生物是人类重要的基本食物来源,在全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菜、果、油,居第五位,是耕地之外的重要粮仓。此外,微生物在食品加工、水体净化、土壤修复、废弃物资源化、生物质能开发等农业相关领域的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以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组等为代表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微生物生产蛋白、淀粉已成为现实。作为底盘细胞和细胞元件,微生物种质资源为制造高性能‘微生物种业芯片’提供高品质‘晶圆’的价值更为凸显。” 朱红惠说。
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为何被称为微生物种源的“银行”?朱红惠解释说,一方面,种质资源库通过广泛收集和保藏分散的微生物种质资源,采用专业保藏技术维持种质资源的原有生物学性状,大大降低了微生物分散存储和传代过程中的变异、退化和失活等风险。另一方面,种质资源库通过开展共享服务为社会提供了公开获取种源的重要平台,不断满足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
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到,种质资源库的规模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到生物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在1999年将微生物资源的收集、整理、保藏列为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经过20多年的发展累计建成了国家菌种库和地方菌种库等微生物种质资源库48个(源自WDCM数据),保藏资源总量超50万株,位居世界第一。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种源质量、功能鉴评、共享效率以及转化应用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和薄弱环节。
朱红惠表示,目前中国相关产业种源自主率不高,产业链源头创新能力不足,菌株资源外向流失严重,优质种源对外依赖度较高。“金针菇、蟹味菇等虽然很常见,但是母种长期依靠进口。外国公司每年从我国赚取高额的种源使用费,而我国还要承担着使用国外菌种的不可控的潜在风险。”
广东微生物资源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省在微生物资源发掘保护和共享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是中国率先开展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涉及门类最多的省份。
早在2002年,广东就将微生物种质资源纳入了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2005年广东建成了微生物、农作物、花卉等一批生物种质资源库,其中微生物种质资源库便是依托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建设。
2021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批准确定了第一批省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即“广东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省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省栽培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和“广东省动物卫生微生物种质资源库”。
同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普查,普查工作由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牵头,基本摸清了全省现存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分布情况,明确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名单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将依托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建设“国家农业专利与模式微生物种质资源库”。
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是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农业微生物子平台的最早参建单位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生物材料保藏中心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认的布达佩斯条约国际专利生物材料保藏机构(我国3家之一,国际48家之一)。
让高附加值农业微生物资源得到利用
据朱红惠介绍,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长期致力于热带亚热带农业微生物资源的分离、收集、鉴定、选育、保藏和共享应用研究,建成了国家专利菌种库、全球模式菌株库(GTSB)、广东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省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等多个高质量的战略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保藏模式菌株3800余种,专利菌种2800余株,资源保藏规模、覆盖种类及功能特色均居华南地区首位。
中心累计为社会提供种质资源共享服务超10万余株次,应用单位超过15000家,保藏专利菌株2800余株,收集和整合模式菌株3800多种,提供技术服务20000多次,资源保藏和共享效率位居全国前列。
朱红惠表示,他们将以国家农业专利和模式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为契机,加快收集和整合国内外的农业微生物模式菌株和标准菌株,持续扩充种质资源库的模式菌株和专利菌株的保藏规模,显著提升种质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和国内外影响力。
“种质资源库还将推进广东省内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微生物类群和关键功能种源的发掘保护,注重收集、发掘和保护具有应用潜力的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我们还将加强高效菌株的选育和创制及其功能机制解析,注重将资源保藏与产业转化相结合,使得高附加值的农业微生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推动种质资源库由相对单一的资源保藏向综合性的资源中心转变。”朱红惠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龙锟
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