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人才之力,筑创新之基。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没有退路的硬仗。这场仗接下来怎么打?广州“开春第一会”细化“施工图”、解锁“新密码”。全力强化科技引领、人才赋智,共建创新动能澎湃的新广州,是高质量发展擘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当前,科技浪潮滚滚而来,拥抱新的“科学的春天”时不我待,颠覆性技术赛道竞争激烈。把发展镜头对焦人才,就抓准了产业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就掌握了赢得未来城市竞争的“胜负手”。今年是“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用好人才赋智这把“金钥匙”,高质量发展的大道必将越走越踏实、越走越敞亮。
为创新聚力,高筑人才“金字塔”。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既抓高标准精准引进,也抓高质量自主培养。一方面,精准用力“引龙入海”。深入实施“广聚英才”人才工程,瞄准发展定位、产业急需、创新短板,积极引“高人”、精准引“对人”,更好释放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的人才“虹吸效应”。另一方面,苦练内功“深水养鱼”。广州科教优势突出,集聚了全省70%的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大、华工、港科大(广州)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精耕细作种好“育才田”,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城市与大学相互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涵养源源不断的创新活水。
强创新动能,让“千里马”显身手。世不患无才,而患无用才之道。人尽其才,方能激活创新“一池春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千亿元,拥有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78家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机遇之城,广州更应当好“伯乐”,助“千里马”竞相奔腾、尽展身手,以人才最大效能激发创新最强动能。要真心爱才敬才,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构建拴心留人的营智环境,使八方英才如珍宝绽放高光;精心识才用才,畅通人才价值实现的通道,让科研人才轻装上阵、产业人才更有奔头,真正把“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上,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在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贡献智慧、成就事业、收获幸福。
从春天出发,开创新繁花。奋斗的你我扎根广州、深耕广州,必将拼出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新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