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属于最坚韧的人。”
这是写在巴黎罗兰·加洛斯中心球场上的一句格言。4日凌晨,郑钦文正是在这里拿下了中国首枚奥运网球单打金牌。其夺冠之旅,可以说将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
我们看奥运,看场内也看场外,看当下也溯过往。比如广州体校带训教练透露:“樊振东小时候有个特点,非常吃苦,别人打3盘球或者5盘球,他一定要打7盘8盘的球。”郑钦文的启蒙教练感慨:“她虽然不是所有孩子中天赋最好的那一个,但她却是所有孩子中最努力的那一个。别人一组20个球,她总是要偷偷加练到30个……”
梳理这些顶尖高手的成长轨迹,刻苦、勤奋、自律、坚持,总是其中的关键词。网上曾流行一个“1.01和0.99法则”,说的是1.01与0.99相差毫厘,几乎可忽略不计,但乘以365次方,其结果已大相径庭。比别人多付出一点、多投入一分,再经年累月,成就往往大不相同。
有人或许会说,别忘了天赋。的确,在体育场上,甚至说在各行各业,天赋都不可或缺。但记得全红婵的父亲曾说过:“没有多少人是天才,还是要刻苦。”即便被视为跳水天才的全红婵,在摘金夺银如探囊取物的背后,也是每天陆上、水上300多次的训练,也是“一个动作做不好,她就不断地重复”。
我想,这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一场场比赛,一次次胜利,都是“证明题”——它们不会阐释新道理,而是反复验证那些我们本就知道的东西。透过它们,我们被感染、被激励,从中获得能量,更加深信刻苦、勤奋、坚持的意义。
当然,竞技体育从来都是残酷的。无论在哪个赛场,总是胜利和失败交织、喜悦与遗憾同在。坚韧者并不一定会胜利,赢得比赛还需一些运气,还存在小概率事件。但从大概率来看,“运气”还是偏爱坚韧者、奋斗者。
据新华社报道,郑钦文的微信昵称是这样4个字——“香自苦寒”。经受风刀霜剑,方能傲立雪中。想想看,这和“胜利属于最坚韧的人”不是同样意思吗?
广州日报评论员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