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等湾区城市是外资投资沃土。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今日在广州举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热土上,这场高规格的全球招商大会不仅展示了区域联动与国际视野的深度融合,更见证了广东将招商引资升级为“一把手”工程的决心与成效。从过往的税收优惠、土地保障等“硬条件”比拼,到如今营商环境、产业链、市场、金融服务和制度集成的“软实力”较量,湾区招商逻辑正悄然蜕变。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也正通过构建“1+3+3”联合招商机制、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出招商引资“组合拳”。我们看到,外资企业正纷纷以实际增资行动,为广州及整个大湾区的优质投资环境投下信任票,共同在这片沃土上孕育新的发展机遇。
广东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
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之一,招商工作无疑是广东经济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承载着推动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大使命。广东不断突出招商引资战略地位和作用,明确把招商引资定为“一把手”工程:不仅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第一召集人,而且省、市、县(区)领导要牵头联系1个以上招商引资大项目,深入开展挂点服务。
而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取得的丰硕成果也足以证明,大会已成为湾区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的“能效放大器”。
数据显示,2022年招商大会共签约投资贸易项目853个,其中投资项目731个,投资总额达到1.81万亿元。截至上个月,投资项目已开工567个,开工率77.6%,完成投资金额5218.1亿元。2023年招商大会同样表现不俗,共签约投资贸易项目859个,其中投资项目824个,投资总额1.63万亿元。目前,投资项目已开工643个,开工率78.0%,完成投资金额5255.7亿元。
各地加快探索开创地方招商引资新局面
从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的实践来看,招商已不再仅仅是过去简单的“发钱发福利”,而是逐步向建设制度集成高地的招商引流模式转变,比如日益更聚焦为企业搭建外部资源、技术、人才的桥梁,这也进一步成为湾区城市激发内部活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催化剂。
具体来看,各地从打造营商环境优势、产业链优势、市场优势、金融服务优势和制度集成优势出发,加快探索开创地方招商引资新局面。
广州选择了这样的招商思路——深入研究并依托自身特色资源,推动广州招商引资体系“再迭代”,有的放矢,从重点领域率先寻求突破。
今年以来,“投资广州”热度升温,6月28日,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的挂牌成立成为一个里程碑事件。“投资发展”之名背后,就充满了深意。从名称上看,“投资发展”就比“投资促进”的内涵更丰富,既包含引导投资、促进投资、服务投资,也包含城市与企业双向奔赴、相互赋能、共同发展,凸显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在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精心设计的名片上,也能见到不少巧思,比如其英文简称“CIDC”就是参照国际上招商比较成功的爱尔兰投资发展局(IDA),创新性和辨识度高,有利于与国际接轨。
从广州发布的“招商引资20条”(《关于新时期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简称《工作意见》)中,就可见清晰脉络。根据《工作意见》,广州将构建“1+3+3”联合招商机制,市投资发展委员会“抓总”,推动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各区、国企招商平台3大招商主体,是招商“主力军”;市行业主管部门、各类投资主体、招商中介机构3类协同主体“联动”,形成全市一体化招商新格局。
体系已构建,在产业端如何发力?广州以按产业分、按企业跑、按项目招的思路,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多层次推动招商。
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是撬动广州招商引资新需求的重要抓手。具体来说,在广州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重点产业瞄准显示技术、汽车及零部件、快消品、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新兴产业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海洋装备等产业,未来产业瞄准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型储能等产业加大招商服务。三个维度,共同发力,打出“组合拳”。
外资企业投资加码彰显湾区“引力”
重视招商的态度有了,丰厚福利的政策到位了,落实到在湾区增资扩产的外资企业,其投资的切身“体感”如何?
对于外资企业而言,广州等湾区城市的优质投资环境成为培育机遇之果的最佳沃土。丰沛的经济活力和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最强的“前拓信心”。
“从全球范围来看,没有多少这样的地方,有这么多城市聚集,有丰富的产业链、人才、基金汇聚,这就是大湾区的优势。”在谈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招商引资优势时,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南区首席合伙人李嘉林向记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速度快,营商环境好,各类人才聚集,能够有力吸引外资。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开放度高,营商环境优势显著”,在迪卡侬中国副总裁黎晓春看来,目前,大湾区整体消费市场仍然持续呈现向好态势,大众运动热情持续高涨,体育消费也在提质升级。
“落户28年,增资10次。”“去年增资5亿元,今年再增资5亿元。”安利(中国)董事长兼总裁余放和太古地产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彭国邦也通过2组掷地有声的数字,向大家证明了广州的投资吸引力。
当前,“投资广州”热度持续,9月底有多个百亿元级投资项目集中落地,包括:全国最大的跨境电商供应链总部——广州希音湾区供应链项目开工建设;广州首只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基金正式启动;保利地产以117.55亿元竞得地块,有效提振行业市场信心。此外,今年国内最大额的零售商业资产交易——太古地产广州文化中心项目用地已摘牌。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广州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6500户,同比增长35.4%,增速在各类型经营主体中排第一。
不难看到,在好环境孕育的大机遇面前,外资企业也纷纷用实际的增资举动展现对这片投资沃土的信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许晓芳、陈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