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较2022年增长12.6%;科普工作人员队伍规模超过215万人;全国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779个。
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真金白银”的付出背后,是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是公众科普热情持续激昂。作为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科普在科技新知的大众传播、人才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真的可以在大楼里开钻机吗?”“这个洞挖了多深,挖到了什么?”……随着高校与科普的深度“牵手”,实验室作为科普资源,成就了不少科普胜地的诞生,也让更多中小学生在这里提前感受高等教育的魅力。而这只是近年来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不断扩容的队伍规模、稳中求进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踊跃的公众参与……面对这份“热辣滚烫”的成绩单,我国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格局初步建立。面向未来,进一步缩短科学知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还要继续坚持受众导向,让科普更有温度。
让语言“接地气”。长期以来,一些人囿于固有认知,将科学知识与“高大上”“高精尖”等关键词画等号,从而在获取科学知识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逃避心态。因此,要想让科学普及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还要在科普语言体系上发力,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转化为公众听得懂、易理解的语言表达。在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科普人员打通“任督二脉”,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普能力。
让形式更吸睛。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科普活动的吸引力与其表现形式和内容感染力息息相关。基于此,还要进一步洞悉受众特点,深挖审美需求,以更加新颖、鲜活的形式打通“最后一公里”。比如,让“科普+文旅”跨界合作,将自然美景引入科学知识,让“新知识”入眼更入心。
(广州日报评论员 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