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8,这是广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密码”。
1月3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强调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广州落实国家赋予的“6+4”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定下的产业“新蓝图”,详细阐述了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主攻方向、重点赛道,信息量极大。
从GDP不足50亿元到去年突破3万亿元,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壮丽诗篇中,广州以堪称奇迹的经济飞速增长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广州囊括联合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行业,拥有6个产值超千亿的先进制造业集群、7个增加值超千亿的服务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30%……在全国乃至世界产业体系版图上越发凸显。
产业发展不能因循旧途、只看当下。直面经济运行承压现状,广州深知,在这场关于城市位势变迁的长跑中,长久的繁荣需要长远的谋划。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精神,提出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推动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把广州打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
那么,“12218”释放了怎样的发展密码?这张新的产业蓝图,如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提供支撑?
“12218”
锻造打开广州产业未来的“金钥匙”
这也许是谋划一份产业新蓝图的最好时刻。
因为此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大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大产业”重构经济版图。哪个城市抓住了时代的“大产品”“大产业”,经济就能腾飞。当前,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前沿技术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深刻改变着工业生产函数。这场全球性的产业变革,创造了巨大需求、蕴含着巨大商机。只有抓住这轮变革带来的生产力跃升机遇,加快谋划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在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的重塑中抢占先机,实现“到203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的雄心。
因为此时,广州正应时代所呼、国家所需,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要“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去年,国务院批复广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赋予广州“6+4”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广州深刻认识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的使命任务,关键在产业发展,重点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站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因为此时,已迈入“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新的五年规划呼之欲出,广州迎来产业加速换挡变轨的关键期——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关键节点对中国经济作出关键指引。当前,广州正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牵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在“锻长板、补短板、铸新板”中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
“12218”,正是在此背景下锻造的打开广州产业未来的“金钥匙”。
“12218”
解读广州产业体系的关键索引
1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一个总体要求;
2把握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两个主攻方向;
21代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等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等6个未来产业;
8代表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8个现代服务业。
“1”与“2”
既谈“制造业立市”又强调“两业融合”
在“12218”这串密钥中,“1”所代表的“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是贯穿始终的总体要求。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17.6%,国内首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增芯投产,全球首个、世界最大的飞行汽车工厂小鹏汇天智造基地正式投建……2024年,围绕“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广州有规模门类“大而全”的底气,更写就不少“新且优”的精彩。
文远小巴在广州BRT天河段便民线运营。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广州谋划了“2”,代表两个主攻方向:以“二次创业”的奋进姿态,推动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
既谈“制造业立市”,为何又如此强调与服务业“两业融合”?此处的服务业,不仅指“烟火人间”的生活性服务业,更指与先进制造业链接的生产性服务业。广州要在全球产业链迈上更高环节,还需要进一步推动研发破局、科技赋能、设计增值、金融输血,让服务业和制造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实际就是凸显“数”与“碳”,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得益于齐全的产业门类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绿色技术在广州拥有更广阔的舞台。
“21”与“8”
做强增长盘:重点发展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21”,代表着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6个未来产业。
前者突出“战略引领”,旨在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量质齐升,做强增长引擎;后者突出“前瞻布局”,科学谋划未来产业发展以激发创新潜能,抢占发展先机。
若根据产业基础、成熟程度细分,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可分为新兴支柱、战略先导、特色优势3类。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智能生产线。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等6个新兴支柱产业,体量规模较大、支撑作用强,是引领发展、稳住大盘的新支柱。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5个战略先导产业能够有效赋能其他产业发展,自身增速也比较快,在提升自身规模能级的基础上,更好牵引其他产业转型升级。时尚消费品、轨道交通等4个特色优势产业基础扎实、在细分领域有较强优势,一些产业可在数智化、绿色化转型中进一步做大做强。
这份蓝图展露着这座城市的雄心。广汽埃安、小鹏汽车……“造车新势力”为广州打开新的想象空间;百济神州、康方药业……广州生物医药企业正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赛道上扬帆出海;粤芯、增芯、芯粤能等“芯”势力,正助力广州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核心承载区。
深挖潜力盘:前瞻布局6个未来产业
“6”,代表智能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深海深空6个未来产业。
心怀星辰大海,奔赴万里鹏程。广州在上天、下海、探微的征途中,不断把科技创新的“变量”转化为未来产业的“增量”——
向海!“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海马”号,探寻着大洋深处的宝贵能源可燃冰。
向天!火箭升空、卫星翱翔,商业航天、北斗产业协同发展,打开深空产业的更大未来。
探微!云舟生物、细胞谱系等创新先锋,在基因的密码中解锁疾病的疗方,在细胞的尺度里探寻生命的奥秘。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广州是全国唯一聚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创平台的城市。发展未来产业,国家有要求、广州有基础、市场有前景。进一步释放“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打通“从1到N”的产业化发展,就有望将广州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胜势。
拓展赋能盘:加快发展8个现代服务业
“8”,代表着8个现代服务业。
广州是全国少有的把服务业写进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层”的城市,也是最能理解“服务含金量”成就“发展高质量”的城市之一。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出新出彩。在这份新蓝图中,广州突出“增值赋能”,科学谋划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持续推动现代服务业结构升级,提高发展赋能水平。
不可讳言的是,广州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生活性服务业。为此,广州谋划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等3个追赶先进类行业。这些行业融合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去年,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地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新上市多晶硅期货、期权;今年,华为广州研发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在以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路上,广州正在加速。
也要看到,广州现代商贸、物流与供应链、会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5个保持位势类行业基础扎实、行业地位高,是广州服务业中的“尖子生”。
出新出彩的现代服务业,也必然能推动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出新出彩。
“12218”,既是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设计图”,也是凝心聚力、踔厉前行的“作战图”,还是未来城市的“新蓝图”。广州深知,城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时间推进、形势演变而不断更新、提升和跨越。
产业潮起潮涌,广州无惧惊涛骇浪。这座跨越千年的商都、这座成就奇迹的城市,将始终保持“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昂首姿态,朝着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迈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子良、苏俊杰、周伟力、杨耀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