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广州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五六千年的人类活动史和22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交相辉映。广州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守护传承历史文脉,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在交流中传得更远,文明在互鉴中焕发活力。2024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高地,广州敞开怀抱,为世界“读懂中国”搭建广阔舞台,外宣战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构建国际传播体系,推动岭南文化“走出去”,奋力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州故事,展现“国际范”。
文物活起来
公众乐享优质资源
2024年,广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铺开。黄佐墓、清代外国海员墓、录顺船坞、茶岭遗址、陂头岭遗址等一批重要发现被纳入文物线索,为了解广州的城市变迁、文化发展、对外交往等提供了更为丰富、更为鲜明的实证资料。新版广州文物志编纂,以及新时代广州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展、广州十大文物地标评选、文物保护利用典型人物微视频等“向文物致敬”系列活动扎实推进。一大批不可移动文物得到及时修缮保护。
近年来,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获评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南石头监狱遗址被评为广东省“十年十大考古发现”。“新时代‘考古前置’工作机制改革广州实践”入选“全国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南越王宫博物馆、南汉康陵遗址的展示利用项目分别入评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的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花城红图”广州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应用平台入选“2024年全国红色旅游新技术应用优秀案例”。在全省仅有5项的2023年度广东省文物保护工程典型案例评选中,广州的柏园、北京路古道遗址、解放军进城式检阅台旧址等修缮工程成功入选。
南越国宫署遗址
在广州,文物、考古材料已经成为便捷可得的公共文化资源。考古工地研学、实验室研学、工作站研学等公众考古类活动方兴未艾,让更多文物“活”了起来,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了解历史、汲取知识的文化生活需要,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四大品牌辉映
用文化连通你我
作为海丝申遗城市联盟的牵头城市,广州已经连续两年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影响力城市年度榜单”。随着2024年海外城市井里汶加入城市联盟,联盟成员已达35个,标志着海丝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领域的国际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广东、香港、澳门联合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文物主题游径”网上平台上线,多个海丝主题展览接踵推出。广州对新增海丝史迹点进行了文物修缮和环境整治,使之成为市民游客的心仪打卡点。广州推进海丝虚拟博物馆建设,推出《广府梦华录》VR大空间,带领游客穿越古今,体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魅力。举办海丝文旅周系列活动,在线上线下共吸引逾300万人次参与。
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经过整治提升后的军校旧址及景区更好地展现了文物本体,更好地保护和活化黄埔军校旧址及长洲岛全岛的历史文化遗产。
2024年也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100周年。农讲所纪念馆派出的征集小组在这几年中,在北京、广东、内蒙古、湖南、陕西等各地,跋山涉水,征集学员、教员的文物与资料,仅2024年一年,便征集到800多件(套)藏品。
广州整合利用全市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平台载体,组织开展的“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城市红色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仅3月一个月,系列活动共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0000余场次,线上线下8000多万人次参与,全媒体报道25000篇次,阅读量数亿人次。
以文化为载体
持续推动交流互鉴
文化是人类通用的语言,能够跨越地域的界限,推动相互理解尊重,产生情感共鸣。在过去一年,广州以岭南文化的国际传播为重要抓手,持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坚持“走出去”,展现体验文化魅力。广州组织赴法国、德国、英国开展“2024魅力广州——文化交流欧洲行”活动,积极讲好中欧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故事。在巴黎,中法合拍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在第十届法国中国电影节全球首映,并亮相第7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溯源历史中的中外元首往来传统。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世界因你而美丽·广州”优秀作品展暨2024年影像故事全球征集活动启动仪式,来自中德两国政府、文化、教育、企业及协会组织等各界嘉宾共同参加。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举行《广州大典》入藏活动,就馆藏广州地方文献、十三行怡和行中英文档案等展开交流。在英国贝尔法斯特,举办“魅力际会——广州城市推介影像展”,推动广州城市推介活动首次走进北爱尔兰。
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全国首映礼在广州举办
坚持“请进来”,让国际友人体验文化魅力。积极用好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等国际性载体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龙舟”IP,先后服务协调50余家媒体、198名记者开展龙舟系列活动报道,组织马来西亚、中国港澳参赛队观看大型舞剧《龙·舟》,邀请境外参赛人员、中外纪录片导演、境内外媒体团等团组3批次超300余人沉浸式体验龙舟文化,配合广东台以外国人视角在穗拍摄龙舟MV主题曲《群龙竞渡》,并联动Discovery探索频道、法国欧洲体育频道拍摄制作《凯文·罗兰的龙舟奇遇》,于巴黎奥运会前夕登陆欧洲电视端,以外国网红视角演绎龙舟文化之旅,反响积极热烈。
坚持“搭平台”,推动文化交流。2024年,广州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世界少年儿童发展论坛、文交会、首届广州影博会等十余场重大交流活动,以广州为窗大力讲好中国故事、广州故事。聚焦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联合法国贾科梅蒂基金会,邀请世界级雕塑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在穗举办中法对话雕塑展览,让中法人文交流日益深入。
紧扣服务外交大局
展现广州形象
2024年11月11日下午,广州白云机场又迎来了一位外国元首,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乘坐专机抵达,开启首次访穗行程。在陈家祠的金漆木雕神龛和《百年朝凰》木雕前,这位八十三岁的老人赞叹“巧夺天工”,在广州塔108层星空观光大厅内,他俯瞰光影绚烂的羊城夜景,表示“了不起”,在珠江游船上,他欣赏一江两岸灯火与江水的交相辉映。
2024年是庆祝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围绕意大利总统的来访,广州大剧院的舞台上复演歌剧《马可·波罗》,向广大观众致敬传承中意友谊先行者精神,也让意大利客人深切感受中意友谊源远流长。
歌剧《马可·波罗》演出
在过去一年,广州始终把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外宣工作首要任务,全方位宣介、通俗化传播、系统化融入,积极服务外宣外交大局。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围绕越共总书记苏林访穗,广州市属媒体推出系列彰显中越革命友谊宣传报道产品,并举办“追寻革命足迹,赓续传统友谊”——中越青年友好交流活动。围绕匈牙利国会主席访问广州,广州精心设计参访路线和城市灯光景观,推动访问团实地了解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及生态保护成就。为积极配合中非合作论坛,广州成功举办第五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进一步深化中非交流与合作。
2024年广州第五次成功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本次会议以“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共有600多位中外嘉宾与会,其中总统总理级前政要8位,部长级政要12位,与会嘉宾国际嘉宾纷纷赞扬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成就和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完善国际传播体系
讲好中国现代化故事
大力推进海外传播矩阵建设,以平台拓广度。目前,广州已经构建起覆盖5大海外社交平台、7大语种、辐射7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省规模最大、产品生产能力最强的海外传播矩阵。广州日报国际传播中心正式成立,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的媒体先后入驻,媒体高校共建“广州智媒国际传播共同体”联盟。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启动运行,纪录片《从大湾区出发》获第20届中美电影电视节最佳电视纪录片奖,“我在湾区看中国”系列影片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外文局主办的“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系列奖项。
深化与境外媒体的交流合作,以外眼强传播。广州不断加强与“外媒、外嘴、外脑、外笔”的交流合作。2024年,先后有5批次、17个国家、42家外国媒体、近百名记者前往广州实地采访。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侯翔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王维宣、苏俊杰 通讯员:姚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