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山大学康乐园内,焕然一新的格兰堂整体改建为校史馆,正式对外开放。
跟随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徐俊忠的步伐,记者走进校史馆“探馆”。
从孙中山先生颁发的《大学条例》第一条,到中山大学走向“星辰大海”的百年历程,从近500名被开除的师生名字,到辗转西迁办学的坎坷路途,中大校史馆无不呈现出中大的底色,诉说着中大精神。
中大原行政大楼整体改建为校史馆
校史馆所在建筑为格兰堂,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这是一栋造型古朴典雅庄重的红砖建筑。
徐俊忠介绍,格兰堂自建成后,不管是在岭南大学时期,还是中山大学时期,一直都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他戏称其为校园里的“司令部”。
此次为迎接百年校庆,中山大学决定将格兰堂全部腾空,用于建设新校史馆,在徐俊忠看来,此举非常具有品位和远见。
拾级而上,进入格兰堂二楼,便迈入了校史馆,抬头迎面便能看见一尊孙中山先生的半身塑像。
“中山手创”为中大打下独特的精神底色
校史馆一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中山手创、人民中大、勇立潮头和星辰大海。
展馆通过丰富的文献、图片、实物和多媒体展示,系统而生动地呈现了中山大学从创校伊始到新时代奋进的百年奋斗历程,展现了中大如何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及新时代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响应时代召唤,担当奉献、逐梦前行,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发展之路。
在二楼的“中山手创”展厅,醒目地悬挂着一句话:“大学之旨趣,以灌输及讨究世界日新之学理、技术为主,而因应国情,力图推广其应用,以促进社会道义之长进,物力之发展副之。”这是1924年孙中山颁布的《大学条例》第一条。
孙中山先生作为革命家,在1924年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校——“文学校”就是中山大学的前身国立广东大学,“武学校”则是举世闻名的黄埔军校。
徐俊忠说,与一般知识分子办学不同,孙中山先生办学为的是培养革命人才和建设国家的人才。其中,创办黄埔军校主要是为培养革命人才,而创办国立广东大学则是要培养建设国家的人才。
徐俊忠说,以前文人雅士办学重文轻实,看不起所谓“雕虫小技”,但《大学条例》第一条开宗明义,体现出孙中山先生重视“世界日新之学理和技术”,同时强调要因应国情想方设法推广。“中山大学最大的底色就是 ‘中山手创’,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标签。他一开始就给大学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中山大学一路走来,秉承着先生的基本精神,有着非常自觉的民族担当、国家担当、民众担当。”徐俊忠说。
在校史馆二楼,有一块牌子,上面罗列着近500个名字。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清党”后国民党中大特别党部列送的开除学籍、职务名单。这份名单中,就有陈燮君——她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刑场上的婚礼”女主人公陈铁军。“今天,大家都说传承红色血脉。当年中山大学的全校不到2000人,这份名单就有约500人,可以说,中山大学这里是红色血液奔腾。”徐俊忠解读道。
“吃着百家饭长大”的中大对国家民族有担当
起点虽高,然而中山大学创校之初,办学却异常艰难。“中山手创”展厅内,有一张《广东各县应解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办学经费表》,上面详细记载着当时各县为国立广东大学捐款的情况。“南海二万元,顺德二万元,香山二万元……我的家乡南澳也捐了三百元。可以说中山大学是 ‘吃百家饭’长大的。”
徐俊忠说,“吃着百家饭长大的”的中山大学也必须对国家民族有担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扎根中国大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徐俊忠
中山大学在动荡的年代,努力创设现代学科体系,引进现代学术方式,抗战中艰难西迁,保存学术火种,弦歌不辍,为民族复兴积蓄力量。校史馆中,让徐俊忠感慨不已的是一块从未立起来的碑——“国立中山大学校林氏三先生复员殉难纪念碑”。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中山大学从梅县迁回广州复学,但运载学生的“祥发轮”不幸沉船。中大校友林祖泽的三个子女都是中大学生,均在此次事件中殉难。林祖泽悲痛万分,为子女刻碑,但因种种原因,这块碑没有在他的老家立起来,如今这块碑被中大校史馆收藏立起来了。“中大当年在烽火中辗转办学,我们要记住这段校史上的悲歌。”
在“人民中大”展厅内,涌现出了更多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中大人。《大学条例》起草人、曾三任中大校长的许崇清,“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深入疫区“送瘟神”的陈心陶等,都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在这里,可以看到蒲蛰龙的小提琴和他所收藏的满墙黑胶唱片,陈心陶用过的眼镜、相机和水壶等,无声地诉说着老一辈中大人的精神。
小学课文《日月潭》背后的故事
展厅内还展示了一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日月潭》。鲜有人知,这篇课文与中山大学密切相关。
徐俊忠说,中山大学历来对国家权益等重大战略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利用地利与渊源之便,长期以台湾、南海及海南岛等为研究对象。当年抗战胜利后,中山大学就派出师生到台湾考察。这篇课文就改编自中山大学校友吴壮达先生撰写的《台湾地理》一书中的《台湾日月潭》一文。
在“勇立潮头”展厅,有一台老式录音机。拿起听筒,里面便传来《涛声依旧》的歌曲。这首歌曲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大江南北,其作者陈小奇便是中大校友。据介绍,当年,陈小奇就是坐在中山大学北门牌坊附近,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歌曲,传唱至今。
踏进格兰堂四楼的“星辰大海”展厅,校史馆一下子从“古朴风”穿越到了“现代风”。“中大舰队”、天琴计划、中大华南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天河二号、中子谱仪、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等一大批国之重器,记录着中大自觉对接国家战略,心怀国之大者,奋力探索“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的脚步。
为做校史,招收20多名校史专项硕博研究生
“历史不是 ‘储藏室’,历史也不是 ‘管家婆’。”作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徐俊忠认为,大学的历史应该围绕大学作为教学实践主体在推进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和事及其理念来展开。他说,孙中山先生《大学条例》第一条奠定了中山大学的精神底色,此次布展,也是围绕这个主线来展开的。
在校史馆一楼,靠墙立着几排大大的柜子,里面陈列着数十卷大部头著作——这就是此次中山大学在世纪华诞前出版的《中山大学校史资料汇编(1924-1950)》。
徐俊忠说,这套书一共有皇皇27卷60册,近3500万字。“新校史馆的展览,就是建立在这套书的基础上,因此是非常扎实的。”11月9日,《中山大学校史资料汇编(1924-1950)》也正式对外发布。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山大学校史资料汇编(1924-1950)》常务副主编曹天忠说,多年前,为了整理校史,中山大学特别招收了17名校史专项硕士研究生和6名校史专项博士研究生,“这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加上教师和本科生,参与校史资料汇编和校史馆建设的师生,大约有200人。为了搜集资料、查找档案,曹天忠说,他们团队去了贵州、云南、新疆、江苏、重庆、台湾、香港等地。
曹天忠说:“我们是用做学术的方法来建设校史馆。可以说,校史馆第一展厅的内容,相当于一本学术专著。”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霞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苏俊杰